新华社济南4月4日电题“沂水惠葬”背后的中国移风易俗新探索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孙晓辉陈国峰
贫困户袁丽的丈夫去年病逝,留下了6万多元的债务,随后的传统丧事还需要巨额花费。正深感“雪上加霜”时,袁丽得到了当地政府“免费惠葬”政策的帮助,最终她只花了买祭品的65元,就将丈夫安葬在了环境清幽的公墓。
袁丽是山东沂水县许家湖镇的农民。按以往的习俗,逝者的骨灰要装棺再葬,买一口棺材至少要两三千元,修一座坟花费六七千元,再加上遗体运输、火化、骨灰盒、孝布纸扎等配套用品和宴请宾朋的费用,整个流程少说要花两三万元。
“现在整个丧葬过程全部免费,连骨灰盒、墓地也不要钱,这对我们贫困户来说是很大的帮助。”袁丽说。
图为3月31日拍摄的沂水县许家湖镇长山公墓。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水县年开始实行殡葬费用全免政策,对具有沂水户口、在沂水去世的居民,殡葬过程中涉及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墓穴使用费全部免除,逝者统一安葬在公益性墓地,相关费用由县财政承担。
“沂水每年约人去世,‘殡葬全免费’政策实施后,县财政每年投入万元,可为百姓减负近2亿元。”沂水县委书记薛峰说。
“这次殡葬改革也可为乡村建设和村民致富腾出新空间。”薛峰说,原来散葬时一亩地最多建20处坟墓,之前每年安葬全县逝者需要亩到亩地,而建设公益性公墓,一亩地可建处双穴墓,一年仅需20亩到30亩地即可满足需求,能够节省90%的土地。
目前沂水县已建成座公益性公墓,多名逝者的家庭已经受益。
据介绍,沂水公益性公墓选址、建设过程中让村民代表充分参与,同时充分考虑乡镇规模、人口密度和地形地貌因素,让老百姓就近方便。此外,当地在公益性公墓建设中采取统一标准,如墓前通道进行硬化、墓碑之间种植松树、每处公墓建设有看护房和防火水池等设施。
图为3月31日拍摄的沂水一处公墓内的悼念厅。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沂水殡葬改革的顺利推动,得益于群众的认同和支持。62岁的关帝庙村村民姚在京在其父亲去世后主动推平了已经建好的墓地,将父亲安葬在公墓里。
他说:“殡葬改革是好事,以前耕地里处处是坟头,人工耕地都受限,现在逝者葬入公墓后大型机械都能作业了。”
去年5月,沂水县诸葛镇下梭峪村的村民,主动将这个村的65座老坟集体迁入新建的金陵公墓,腾出12.1亩土地。该村党总支书记徐增强介绍,村里黄桃、麻椒、苹果等林果资源丰富,这次腾出的土地将建设林果交易市场,方便附近村民交易。
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在“千年古县”沂水根深蒂固,年这里发现的春秋时期诸侯级别的古墓——“纪王崮”古墓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习俗。传统丧葬中圈地造坟、攀比排场、仪轨繁琐等陋习也一直存在。
沂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本开认为,殡葬改革不仅是一本“经济账”,更重要的作用是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几天前,院东头镇下岩峪村一位57岁的村民因病去世。在肃穆庄重的气氛中,身着“绿马甲”制服的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致悼词并介绍逝者生平,亲朋好友一起默哀三鞠躬。随后,逝者的骨灰被安葬在镇级公益性公墓——下岩峪公墓内,整个丧葬活动只需要大约30分钟。
在这场葬礼上,逝者所有的亲友不再披麻戴孝,由全镇统一购买白花和黑纱免费给逝者家属使用。以往办丧事需要的纸房子、纸车子、纸马也不见踪影。
薛峰认为,“追思会”丧事礼仪的普及,实现了由葬法改革向葬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由“厚养俭葬”向“厚养礼葬”的进一步提升。
图为3月31日拍摄的沂水已建成公益性公墓示意图。新华社记者陈国峰摄
“沂水惠葬”是近年来中国各地推动殡葬改革、进行移风易俗探索的一个缩影。年,中国民政部印发《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80个试点地区(单位),围绕深化殡葬移风易俗等八项重点任务;年,民政部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了新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等改革。
在东部沿海的浙江省永康市农村,当地自年4月推行建设骨灰堂方式的节地生态葬法改革以来,已建成多座骨灰堂,覆盖了90%以上的行政村;重庆共推出免费树葬、花葬等区域4.8万余平方米,立体式骨灰格位个。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认为,沂水等地把殡葬改革作为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既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推动了移风易俗,又取得了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他说:“这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