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观卦参观观瞻观察可观
卦画:巽上坤下
《观卦》为风地观,它是由四个阴爻、两个阳爻组成的,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对其卦象进行分析:一是可以分成六部分,六二、六四、九五当位,初六、六三、上九不当位;六二与九五、六三与上九相应,初六与六四不相应。这说明参观或观察一定要用上心思,避免走马观花,争取收获匪浅。二是可以分成三部分,初六与六二为地道,六三与六四为人道,九五与上九为天道。地道讲究柔刚,上柔下刚才符合规律,《观卦》上下皆柔,不符合地道;人道讲究仁义,应该义固仁和,以义作为仁的基础,才能将仁尽情地发挥,《观卦》义不够固,不符合人道;天道讲究阴阳,阳气在下上升、阴气在上下降,才会形成环流,《观卦》上下皆阳,无法形成环流,不符合天道。三是可以分成两部分,它是由坤下、巽上组合而成,即内卦为坤,外卦为巽,经过重叠组成了《观卦》。
《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从这边看是《观卦》,从那边看为《临卦》。《观卦》有参观、观察的含义,还包括大有可观的气势等等,概括为观事物之运转、察变化之规律。不论做何观,都必须有观察的对象、内容和成果,不然观什么呢?假如成果微乎其微,就无法引起大家的注意,所谓的参观就没有价值可言了。如果不能对人情世故进行观察体悟,做错事、说错话几率往往比较大。再者,马路上的牌楼供人观瞻,与《观卦》的卦形相同。《序卦传》中云:“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事物规模恢弘、格局宏大,必然令人敬仰,成为可观的对象。那么,从《观卦》中将感悟到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卦辞是怎么说的。
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yong)若。
从《观卦》卦象上说,大地或起伏或平整,风吹无处不到。古代时候,每年四季都有祭祀活动,君主驾临如同微风吹送。《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禴(yue),夏曰禘(di),秋曰尝,冬曰烝(zheng)。”因季节的不同,祭祀的名称就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通过祭祀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盥即盥洗,荐为奉献祭品。为了表达对神祗和祖先的尊敬,沐浴净手以后,正在奉献祭品或者尚未奉献祭品,这时须表现得恭恭敬敬、庄严肃穆。
彖辞: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te)。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上观天道、下察民情,使民众仰望,进而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