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的传统文化,“祭祀神灵”占有一席之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战争和祭祀是国家大事。
在众多的朝代中,殷商又是最重祭祀的。上至军国大事,下至平民生活,只要在人需要做出抉择时,就要占卜吉凶,祭祀先祖。
但是说到祭祀,就离不开祭品,往往祭品都有两种:猪牛羊等动物或者玉帛、酒水等生活用品。但是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就是活生生的人!尽管,这被称为最珍贵且实用的祭品,但是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残忍的。
在商代更早些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人祭了。那么这么恶劣的风俗从何而来?
与文明的现代社会不同,原始社会是存在人吃人的旧习的。这不像“海难中的被逼到不得已吃人”,而是原始人本就有这样的生存繁衍本能。社会进步之后,虽然食人的事件被制止被淘汰了,但是其遗留下来的,就是依旧十分残忍的“活人祭祀”。
西安半坡遗址上,就有考古学者在一处遗迹发现被砍下的人骨,旁边的陶罐就是祭祀用的,很明显,这刻意留下的头骨就是祭品之一。
这人祭的意义是非常矛盾的,人们只是为了求得神灵的护佑,却牺牲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平安健康的权力。
作为商代的文献甲骨文,就为我们记录下了很多宝贵的数据,在片提到“人祭”的甲骨上,记载有最大规模人的活祭,仅仅是记录过活祭人数(有的未记录多少人)的甲骨,其数据累加起来就超过了10人。
在现今发现的安阳殷墟中,发现的人祭大坑数不胜数,为何这种风俗如此盛行在那个时代呢?难道活人竟如此没有价值吗?
在《礼记》中,孔子表示:“尊神”是夏商周共有的信仰,一切活动都要以占卜的形式过问神灵才可行,为了而表达最高的敬意,猪狗羊显然不够资格。
特别是殷商时期,统治者为了给自己披上主宰生死的神另外衣,借这样的手段控制民众,在那个时代也是说得过去的。
另外,由于对神灵的向往,导致当时的人有“人死后会到另一个世界”的观念,而当时的一个群体“奴隶”,是作为贵族的私人财产的,被认为也可以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被驱使,奴隶阶级,没有发言的权力。
当然,在历史的潮流中,人们的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后,就发现了人的价值,以至于产生类似“人定胜天”想法,所以后来的朝代,人们对鬼神之事没有了蒙昧时代的狂热,这样的事情,也就渐渐消失了。
后人可能无法想象,在以往那些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有多少人正被押往生命的尽头。
原创/文化人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