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仆人大名和主子名很像,所以日常用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http://m.39.net/pf/a_7465523.html

明万历年间,在昆明县七都嵩川,有一位名叫萧馨的人,他家的祖坟在安宁村,那儿埋葬着六世祖萧望,胡氏六世。

一座古老的大宅院,附近有田地,这些地的收入专门用于祭祀,故称祭田。萧馨祖上当时,祭田一百亩,还有看坟屋的三宅,包括池塘、菜园等。

那一年,萧望安排仆人萧富夫妇和三个儿子一起住在墓室,专门负责种田守墓。

萧望生了六子,传至萧馨这一代,家世已超过二千。每年前来祭拜的人,由于路途遥远,来来往往有六十多里的路程,所以他们一般要在墓前过夜,次日再回来。

同时,萧富三子的后代,由于祭田多,消耗少,他们的财富也随之增加。有钱时,会感觉与众不同。这一观念,今天也许是正常的,但在古代不是,仆人是主人的后代,是主人的子孙,是主人的后代。

萧富等人认为他也有钱,有很多族人,于是他的心就不服:萧馨也是人,我们也是人,谁又是人?这一年,我们把山围起来,提前祭扫,并说今年是我们祭祀的时间。

大家商议之后,很快就到了清明,萧馨族人杀猪宰羊,全都来祭拜。谁知,萧罄领着五六十人拦住他们,不准上山祭拜,还说:这山里的老祖宗,现在是我要献祭了,你们赶快下山。

萧馨气愤地说:奴才不能没有礼貌!你们不是祭品的。

就说:山中的祖宗,是我们共同的祖宗,我们与您一样,都是他的后代,凭什麽每年都是你们来祭拜,我为何不能祭?接着,几十个人又抄起了小山,棍棒劈刀劈刀叉,一个个恶毒。

萧馨这帮人是读书的,既怕打不过他们,又怕祖宗受辱斯文,所以才强忍著怒气,挑下山来。

回家后,萧馨和六大房里的族人商量:萧罄这帮畜生,以前他按我们家族的规矩取名,看着他好心,没想到今天这么过分。若不告他,这等奴仆的明天一定被祖坟山霸占。大家点头称是,于是便这样决定。

不久,状子就写好了,大致的内容是:六世祖夫妇合葬安宁村伏虎山,当年委派老仆萧富夫妇住在这里,可是却过了两百年,不愿让他们去祭拜,希望老爷做主。

同时,萧罄等人还递上状,内容为:始祖萧望夫妇,合葬伏虎山。每二十年一回,他所支持的子孙都要祭拜,这一年应该是我们了。萧馨说我们是奴隶,既然是仆人怎么命名都一样?要是不是一脉人,怎能有共同的祖先呢?很明显,还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所以不遵祖命,希望主宰。

王知府见了二家相,便将二家主事领到公堂审问。

萧馨直言不讳:小人六世祖夫妇合葬在安宁村已有二千多年,他每年都致祭。这里的人,有谁不知道萧罄是小祖宗的后代?如今他们不甘心作仆人也就罢了,还设谋霸占我祖坟,真是可恶。

萧复说:小人祖公支下,共有九间房。在那里的六间房是萧馨的祖屋;小家是三间,迁往安宁。平常他祭六年,小人祭三年,后来小人贫难,无力祭奠,所以都是家祭。今朝是小人祭祖管田,他却不允许我祭扫。明知是祖庙祭祀,怎么他们六房人众,公然占去?若为主,祖宗怎能有此公议?为什么连名字都这么叫?

王知府说:既然说不懂,那就看当年的提案。

萧馨拿来一份公议,上面写道:

萧葱,萧薇,等等。今日一墓,座落于安宁山。祭祖公萧望,祖婆胡氏于上,祖田百亩池园,一应九房互管,每房例管十年。开始时,必必争占。老居六,所居三间,每一道公议。若有冤枉,房即以不孝,入官论。洪武三年五月初五,立公议。萧薇书七世孙萧葱。

看到公议书,王知府气愤地说:萧馨,您祖上说得很明白吗?您共九间,十年一度轮流献祭,萧罄也是您祖辈中的一支啊,怎能叫您家奴?它们的名字都跟你一样,怎么会成为奴隶?

萧馨答道:他们到我们六房家里,从来不用大名,只说小名。而且我们还远离他们,不知道他们是用我们的姓,按照我们的规矩命名的,这样就会产生这样的误解。

王知府又问:在你们那边的二千多人,只有百十人,他怎么阻止你们?明目张胆的人多,一定是你欺负的。那就带里长去吧,然后再问一次。

里长早已为萧钹所收买,他说:“小山不知道哪一座?但萧萧家每年都要祭扫,还给了许多小动物(祭祀的肉),而且每一次来祭扫的人都很多。剩下的事情,小的都不知道。

王知府一听,说:按照里长的话,说明你们是一家人,不必争辩这件事,轮流祭祀。

萧馨一看到王知府无法判断,便不再说话,第二天就写状子,告到都察院郭爷处。郭爷听他讲前后讲了,还有王知府的判决,知道了案件的要害。

郭爷问萧馨:您说那伏虎山是你们家的产业,那么这山划归您时,就应有丈量过、也有亩、字号吗?县级应该也有记录吗?萧馨点头答应。但郭爷说,既然这样,也是好事。

于是,郭爷传给萧馨,萧罄上公堂,同时,又让昆明县的县令,把县令拿去。经过一番盘问之后,萧罄还是那句话,坚决认为自己像萧馨一样,是祖辈中的一支,轮流祭祀等。郭爷见他嘴硬,便翻开县志。

只见县册一千三百号,记有「一段坟山,二名安宁,计丈八百二十亩,主人萧馨,安宁山祭田。」一千三百三百号记载,「一片坟墓,二名安宁,计丈八百二十亩。」

仔细看一下其他记录,萧萧也记录了一些伤痕、田地、水等等,但主人仍然是萧馨,萧萧等人还是佃仆。

见此,郭爷怒问萧罄:您说你们也是萧氏子孙,怎么这丈量的山头、田地等,只写着您是萧馨,您是吗?清清楚楚的仆人,一目了然,你怎能强人附和?你显然想在别人的山头上占有一席之地。左右为难,和我重打三十板,看他是否招不招?

这样,萧罄就傻了,再想狡辩也无济于事,他只好招供:小人不该用萧家的名字,也不该冒着与他们同宗,更不该霸占他们的山头祭田。

最终郭爷断定:将这些东西刻在石碑上,立在祖坟前,以免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肖家六房,每间房一份,盖官印。兄弟三房、各谷五十仓,里正受贿,革职重罚。

这一案件也可以看出,古代的等级太严了。祖宗是祖宗,祖宗是奴隶,祖宗是奴隶。象鲁迅笔下的闰土,长大后为什么叫鲁迅“老爷”?正是这一理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11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