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中华文明组成部分有哪些谜底尚未揭开

本文转自;

三星堆的全新发现,引来了众多慕名而来的考古爱好者和游客。图为在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讲解。

本报记者赵晓霞摄

4月15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考古人员正在取出一枚象牙。大约年前,神秘的古蜀人祭天敬神,象牙是最珍贵的祭品之一。三星堆博物馆展出的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很多专家推测他手中握的祭品很有可能就是象牙。

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5月28日,“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主题活动在四川广汉举行。图为受邀代表走进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

本报记者赵晓霞摄

图①:3号“祭祀坑”内青铜器上的龙形饰。

图②:5月14日在三星堆遗址拍摄的青铜顶尊人像局部。这尊人像将三星堆独特的人像造型与尊造型结合,彰显了三星堆与中原夏商文化的紧密联系。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图③:这是5月30日拍摄的从4号“祭祀坑”中提取出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该人像呈跪坐姿态,双手为“合十”状,头扭向身体右侧,头上还连接了一个长条形铜器。这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掘出土该类型的青铜人像。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5月底,四川广汉,推开标着“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现场的木栅栏门,拾级而上进入考古大棚,4个透明工作舱内,穿着白色防护服的考古工作人员或在电脑前处理相关数据,或跪在悬空操作平台上拍照提取信息……忙碌而有序。

工作舱内的三星堆遗址3号坑到8号坑是年11月至年5月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在今年3月20日和5月末,这6座“祭祀坑”出土的新文物,包括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巨青铜面具、青铜顶尊人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等重要文物陆续公布,“三星堆”成为霸屏热词。

从地理位置看,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

谈到三星堆遗址,常用“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来描述。将时钟回拨至上世纪20年代末,广汉太平场(今南兴镇)的燕道诚淘浚溪流,在溪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枚及石圭、玉琮等,就此意外揭开了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的序幕。

沿着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一年,由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籍学者葛维汉带队,在广汉太平场月亮湾进行了三星堆的首次发掘,出土器物及残件余件。虽然此次发掘只有约短短10天,但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星堆考古发掘者根据历年所获资料,将属于同一遗址群的各地点统一命名为“三星堆遗址”并首次进行了分期研究,使人们对三星堆遗址的认识从无序走向有序。

时间来到了年,由于砖厂工人取土,于当年7月和8月先后发现1、2号“祭祀坑”,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其中以青铜器为大宗。相关专家认为“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国内外探索三星堆的热潮”。

从年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吸引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8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