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清代年间,一个穷困书生名叫郝邻,因为一个意外,经历了一翻奇遇,最终却赔上了性命,见识到了人心的险恶。
这个郝邻是本地最著名的书生,他的著名不是因为学识,而是因为穷。他也想改变现状,可是自己又无能,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勉强活着。
这一天,他去城里一个同窗家借钱,因为距离遥远,回来的时候已经半夜了。按说他应该在城里找个客栈住一宿,可是他没借到钱,怎么敢再花钱呢?只能硬着头皮走回来。
最近没人走夜路,因为附近的山上不太平,出了一股土匪,专门抢劫路人。郝邻也怕,不过他身无分文,只要不害他性命,其他的倒也无所谓了。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郝邻正走在山路上,突然身后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杂乱无章的跑步声,紧接着就是乒乒乓乓的打斗声音传来。
郝邻自然吓坏了,他没遇上劫道的,竟然遇到了土匪火拼,两伙人相加差不多得有一百人,正在大打出手。
郝邻不敢走路,只能躲在草丛里,手里捡了一块石头防身,心里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快点打完,不要伤及他这个无辜。
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你要是正常走路或许没事,你觉得藏得很隐蔽,偏偏就被他们发现了。其中一个土匪想要逃跑,在山上乱撞一气,踩到了郝邻的脚。郝邻反应倒是挺快,一石头拍过去,那人哼都没哼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可后面还有追兵呢,突然看见草丛里钻出一个人来,都吓了一跳,紧接着的想法就是不能让他活着离开,谁知道他是干嘛的?先抓住再说。
这家伙,四五个人拿着长矛大刀直奔郝邻就来了。
郝邻没办法解释,只能跑。
这种跑真的是慌不择路,而且是哪不好走去哪。
多亏郝邻从小在这山上跑大的,仗着熟悉这点优势,后面的人还真撵不上他。
一通乱追乱跑,慌乱的郝邻可就奔了后山了。
后山地势陡峭,的确难行,深沟、陡坡很多,平时根本没人来,导致植物更加繁茂,一片原始森林的风貌。
郝邻越走心里越慌张,可后面的火把竟然紧追不舍,估计也是较上劲了,非要看看他是谁。
突然,郝邻脚下踩空,整个人向下一坠。郝邻心说完了,“噗”的一声,他重重摔到了地上。
等他缓醒过来,周围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显然追兵找不到他,早已回去了。而他头脑发昏,浑身酸痛,显见是摔得不轻。
这时天上刚有一点点曙色,他看见身后是一段峭壁,上去是千难万难,只能继续向下走了。可是山的这头因为地势陡峭没人来过,山下有没有人居住呢?有人还好,没人可麻烦了,可能就是野兽的聚集地也说不定。
不过无论如何不能在这儿等着,万一跑出个野兽伤人,实在是危险得很。
郝邻只能忍着疼痛,艰难下山去了。
走到天光大亮,郝邻还是没见到人影,此时的他又累又饿,还好有那山泉可以解渴,他略微歇息一会儿,咬牙继续前进。
行了整整一个白天,傍晚时分,地势平缓了不少。又走了挺久,前方恍惚有人走路的脚步声传来。
郝邻大喜过望,张嘴呼喊起来,不一会儿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面前,很奇怪地看着他,问道:“你是喊我吗?你从哪儿来的?”
郝邻激动地哭了出来,吸溜着大鼻涕说道:“我从山那边来的,走了一天一夜,以为就要死了。”
老头说:“山那边?这山是悬崖峭壁,你怎么下来的?”
郝邻说:“掉下来的!”
老人围着郝邻转了一圈,眼光很惊异,脸上突然展开了笑容,说:“真是好运气,走吧,我家就在前方,先回家再说话。”
郝邻又拱手又作揖,就差跪在地上磕一个头了,他紧紧跟在老头的后面,生怕走散了。
又走了挺远,这回有了盼头,郝邻虽然觉得累,但全身涌起了不少的力气。
老头的家就在山脚下,一座茅草房,一共三口人,是老伴和女儿。两个女人见到他带了一个人回来,都很诧异,三人躲在厨房小声嘀咕了一阵子。郝邻猜测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回想起来也觉得恍如隔世。
老太太端来了饭菜,见到郝邻满面笑容,口中道着歉,说:“不知有贵客到,饭菜实在拿不出手,还请见谅。”
郝邻哪儿能挑剔?嘴上一直道谢。本来他过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有一口热乎的饭菜就是天堂了。
当天晚上,郝邻吃得饱饱的,老太太把他身上的衣服洗了,他又把身子擦洗了一遍,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醒来时,老太太已经把早餐预备好了,粥、饼、馒头、小咸菜,花样繁多,简直比早餐铺还要丰盛。郝邻心里高兴,估计达官显贵的大户人家早餐也就这样了吧?
吃完了饭,老头说:“我领你在村里走一走?”
那当然好了,郝邻点头答应,二人就出门去了。
两个人并肩而行,老头介绍着风土人情。其实跟郝邻的家里没什么差别,虽然隔着一座高山两边的人从不来往,可毕竟直线距离并不远,生活习惯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不过老头很热情,郝邻便仔细听着,再随口问几个不疼不痒的问题,显示自己很有兴趣听也就是了。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那就是老头和每一个见面的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并主动介绍郝邻,高声说:“从山那边来的。”
对面的人就会很惊奇似的,进而流露出羡慕的表情。
郝邻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仅仅就因为他是山那边的人?又能代表什么呢?
走了一圈郝邻知道了老头的目的,他就是在显摆,显摆他的身边有自己。
郝邻哑然失笑,一个穷得快要饿死的书生,有什么好显摆的?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很羡慕、惊讶,甚至还有嫉妒的。从这一点看,老头的显摆成功了。
二人转了一整个上午,回到家里的时候,老太太已经将饭菜做好了。
嚯!
中午的饭菜可比早餐丰盛多了。鸡鸭鱼肉,山珍野味一应俱全,尤其是山珍野味弄了一桌子。
老头还在道歉,说:“我们乡下地方,没有好吃的,只有不值钱的野味,不要见怪才好啊!”
郝邻只当他是客气,心说野味不是更难得吗?山那边很多财主争着抢着都买不到啊!
想是想,他可没多说,只管吃着喝着。
就这样,郝邻在老头家住了下来。中间他提出要走,老头说要是没什么事情不如在这住着算了。
郝邻还真不愿意走,在这里一日三餐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自己什么都不用干,村里风景又好,人们的眼光虽然有点怪异,可态度都很好,喜欢听他讲山那边的事,简直跟走进了桃花源一样,用乐不思蜀来形容是一点不过分。
这一天,郝邻在老头的陪同下在村里转悠,一边看景色一边闲聊。迎面走过来一个老者,佝偻着腰,拄着一根木头棍子,走路很艰难似的。
老头看到他,便示意郝邻快走。
郝邻没反应过来,拄棍老者说话了:“这位先生,是山那头儿的人氏?”
郝邻说:“对,您有什么事吗?”
竹棍老者激动地说:“咱们是老乡。”
郝邻脸上是一副很惊喜的样子,心里却笑着说,这么近的老乡还值得一说吗?不过表面上还是很热情的。
俩人就这么聊着,说着过去的人和事。只不过老者讲述的人有些过于久远了,这么看来老者差不多得有百来岁了。
后来老者说他有一个孙子,腿有点瘸。郝邻越听越像是他爹,原来老者是他祖爷爷那辈的人了。
老者非常高兴,一把拉住郝邻说:“去爷爷家住去,有自己的家干嘛要住别人家?!”
郝邻没反应过来,回头看着这边的老头,他正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却不敢阻拦。
郝邻说:“我去看看就回来。”
老头这才放心了似的,说:“快去快回啊!”
到了祖爷爷家,又是安排了一番好吃好喝。
席间,祖爷爷说:“那老头心术不正,有一个女儿,他专门让女儿来勾引别人,你见过她没有?”
郝邻只见过那女儿几面,不过没有说过话,便摇了摇头。
转过天来,郝邻刚吃完饭,想要出门去转一转。没等出门,那老头闯进门来拉着郝邻就走,口中说道:“你跟我走,我家闺女相中了你,赶紧跟我回家!”
爷爷岁数大了,还没反应过来郝邻已经被老头拉走了,气得直跺脚,手里的棍子像捣蒜似的杵在地上“咣咣”响。
两个人跑回家里,却没有人,老头把郝邻按在椅子上说了一句:“哪儿都别去,就在这儿等着我。”然后就跑出去了。
郝邻被弄的稀里糊涂的,自己怎么成了香饽饽,大伙争着抢着让自己去家里做客,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还没想出来答案,门外进来一个女子,长得非常漂亮,妆容有点妖艳,风情万种的。
女子见到郝邻非常开心,没话找话地聊了起来。世间事就是这么怪,要是女子主动,尤其是美貌女子,场面就不会尴尬。
他俩现在正是如此,不一会儿就热火朝天起来,两人频频发笑,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这是老朋友聊天呢。
女子这时候提出邀请,想让郝邻去她的家里坐一坐,郝邻盛情难却,刚要跟着她走。
正在这时,老头回来了,看到这个场面勃然大怒,把女子破口大骂了一通。
郝邻很是尴尬,问老头道:“何必生这么大的气呢?”
老头气得浑身乱颤,说:“她是已经出嫁的女儿,我不打死她都算够意思了。”
女子突然拉起郝邻的手就跑,留下老头愣在原地破口大骂。
在女子的家里,女子悄悄告诉郝邻说:“千万不要听信村里老头子的话,他们都是撒谎精,嘴里没一句实话。”
郝邻惊吓的闭不上嘴,这个村子的里人为什么感觉怪怪的?他甚至生出一点恐惧感,这些人似乎在酝酿什么事,恐怕会对自己不利。
吃过晚饭,虽然女子百般挽留,但郝邻还是坚持回到老头的家里,毕竟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一些,更有安全感。
他晃晃悠悠地想着心事,刚走到老头家院子外头,听见老头说:“得想办法将他扣住,不能让他再去别人家里。”
郝邻心里“咯噔”一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他知道老头口里的他指的一定就是自己。看来这些人是隐藏不下去了,现在决不能回去了,他转过身来就跑。
就这一回身的功夫,郝邻撞倒了一个人,他下意识伸手去扶,原来是一个女子。
郝邻说:“你没事吧?”
女子拉其他就跑,说:“快走,他们来了。”
果然身后传来了老头的喊声,郝邻不敢耽搁拔腿就跑。
女子身材矮小,道路很熟,带着郝邻跑进了山里,七拐八拐终于甩掉了别人。两人不敢停下,便一直来到一个隐蔽的山洞之内,女子点起了一盏油灯,郝邻的心中终于安定了下来。
那女子衣衫破烂,面容倒算清秀,她讲述了这个村里的诡异之处。
原来这个村里有一个习俗——祭山神,只要祭了山神就会风调雨顺,只是那祭品必须用活人,每隔十年献祭一次,每次十人。
村里就定下了一个规矩,到了献祭的年份,由指定的人家挑选一人来献祭,这个人不一定非是自己家人,外人也行,所以每到献祭之年,村里的十户人家总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找人来作为祭品。
老头家就是今年的献祭之家之一,他无意中遇到了郝邻,自然非常高兴,这让包括老爷爷、出嫁大女儿在内的其他人家非常羡慕加嫉妒,所以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想将郝邻骗过去,希望他能够顶替自家的名额。
郝邻大吃一惊,这世上竟有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吗?可是,郝邻说:“你是谁呢?”
女子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说:“我是被人贩子卖到这来的,也是要被当做祭品的,刚刚逃出来,可是现在村里看得很紧,根本逃不出去。”说着掉下眼泪来,心有余悸似的。
郝邻嘴上劝说了几句,心里很发愁。
女子这时抹了一下眼泪,说:“你在这洞里躲上三天,三天之后就是献祭的月圆之夜,过后咱俩一起跑出去。”
郝邻点点头,女子起身要走,郝邻说:“你去哪儿?”
女子回头说:“你不要出去,等着我,我去探探风声,然后弄点吃的回来。”说着冲郝邻莞尔一笑,郝邻心里一阵温暖。
果然,半夜的时候女子带回了一些吃的,两人吃了一些,郝邻困意袭来,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郝邻张开眼睛竟然看见他和其他九个人被捆在木桩子上,周围点着篝火。
他有点懵了,努力回忆了一下,他的记忆停留在吃饭时,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郝邻四处望着,篝火外面跪着满地的人,第一排里竟然就有救他的那个女子,此时正在偷眼看他。
郝邻心里一紧,因为他看见女子身旁跪着一个男孩,好像是女子的弟弟。
这时,献祭的仪式开始了,那女子面上是难以察觉的喜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