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曾自称:“入宫后,宫人以我为美!”然而,慈禧太后虽保持美丽,又享尽荣华富贵,但也有与平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作为女人,青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寡居,不知幻灭了多少温柔梦?慈禧虽然擅长权谋,工于心计,大权在握,杀人如麻,但骨子里还是有人性的情感,也有许多鲜为人知新鲜事儿,其中最让慈禧伤心的就是那尔苏。那尔苏是慈禧最赏识的一位年轻小伙,时常将他留在宫中,后来被其父发现之后,害怕惹出祸端,让他吞金自尽,慈禧十分的悲痛。那么那尔苏又有何出奇之处,能让慈禧高看一眼呢?
一次的偶然,那尔苏被赏识
有一天,慈禧太后正去往颐和园的路上,突然一名侍卫的马差点撞到了慈禧的銮驾上,吓得那名年轻侍卫勒住马绳,赶紧下马,向慈禧叩头,说道:奴才罪该万死,惊吓到太后!
慈禧勃然大怒:哪个奴才这么大胆,惊动哀家啊?李莲英赶忙说:乾清门侍卫那尔苏侍卫!太后说道:把头抬起来。
没想到,太后被那尔苏那一清如水的目光、唇红齿白的仪容深深吸引住了,愣了许久,她才缓过神来,于是赦免了那尔苏失礼的罪。
众所周知,慈禧16岁入宫,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生下了唯一一个儿子载淳,他继皇位后,称为同治皇帝,自从咸丰去世以后,才26岁的慈禧就守寡了,虽然她手大权在握,但那种孤独感外人是很难体会的。
那尔苏自从撞到慈禧太后金銮驾后,他的命运也就此改变!原来,自从太后见到彬彬有礼的那尔苏后,很是赏识那尔苏这孩子,于是,每日心心念念说想要见他。
这一切,被伺候慈禧太后左右的太监李莲英的知道后,立马派人去调查侍卫那尔苏这个人。
原来这那尔苏不仅“一表人才”,出身也很显赫,他是大名鼎鼎的大清忠亲王僧格林沁亲王的孙子,那尔苏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他祖父僧格林沁非常有名,僧格林沁是清朝最后一位满、蒙出身的军事统帅,那尔苏的父亲伯彦讷谟祜也贵为亲王,当时那尔苏世袭的是贝勒爵位。但关于他本人的事迹在《清史稿》中却无片言只语。
据说那尔苏生前无任何功业,只当过乾清门的侍卫,后来堪称坐上火箭,直接被提拔“内大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亲王”。
那尔苏是怎样成为位高权重的慈禧太后“身边人”的?当时那尔苏是在乾清门当差的,在李莲英的安排下,那尔苏从乾清门成了慈禧太后的贴身持卫。此后,便开始天天出入慈禧的寝宫。
那一年,那尔苏才二十岁,涉世不深的他,由此被太后赏识了,而且在太后的特殊关照之下,那尔苏堪称坐上火箭,由一名普通侍卫提拔当上内大臣。
当时内大臣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官儿了,不像那时作为太后的贴身侍卫,能随便进出太后的寝宫,所以身居深宫的太后,想见那尔苏一面不容易,这该怎么办呢?
无奈之下,太后对李莲英说:我很赏识那尔苏,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天天能见到那尔苏,那我定会好好赏赐你。
于是乎,李莲英就想出一计妙招,他叫人制作了一个双层的大水桶,既能运水,同时又能将那尔苏藏在水桶里。每当夜幕降临,送水车里便藏着那尔苏,就这样神秘的进入太后的寝宫了。
清廷皇帝饮用的水,都得由御膳房太监带着侍卫们,每天都是午前赶着插着小黄旗的毛驴车出发,午后从西郊玉泉山运水到皇宫。
于是,李莲英出一妙计,他跟太后利用运水这差事将那尔苏带进来。慈禧不解地问:那不同样让别人看见吗?李莲英说:“我早想好了,打个双格大水箱,车上也插小黄旗,一面装人,一面装水,哪个人敢问!”
慈禧太后疑惑问道:“自己另运水,也会引起别人注意和怀疑。”李莲英贼贼地对慈禧说:“太后您可借口说,您饮水不放心,毛驴车拉水既不吉利,又不干净,派自己人去运水才放心。”慈禧瞬间神会,并给太监李莲英竖起大拇指!
于是,慈禧太后装病,各王公大臣和光绪皇帝都去问安。慈禧太后趁机说:听说御膳房用毛驴车运水,我不能饮用不干净的水,毛驴车运水又不吉利,以后我派自己人去西郊玉泉山运水饮用。
此后,那尔苏每日藏匿在太监们每天运水的水箱,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进出慈禧寝宫。
那尔苏的不轨行踪被察觉
然而,那尔苏被太后赏识的事儿传来后,紫禁城内众侍卫背地里也是议论纷纷,很快,此事传到了那尔苏的父亲伯彦讷谟祜那里。
一天,伯彦讷谟祜听他的福晋说,那尔苏最近行踪反常,晚上经常在家,他的三房妻室都抱怨他经常夜不归宿,伯彦讷谟祜认为儿子那尔苏年轻,可能跑去别的地方吃喝玩乐了。
有一次,伯彦讷谟祜刚好碰那尔苏,闲问起他经常夜不归宿原因。那尔苏面对父亲的疑问,明显有些慌张,搪塞说:为了防贼,侍卫们需要加班值守。伯彦讷谟祜作为领侍卫内大臣,可能非常清楚内情,便问:你们侍卫不应该都是轮班的吗?那尔苏说:我是贝勒衔侍卫,应该多负责任。伯王一听,认为此话有理,便不再追问了。
过了一段时间,那尔苏被太后赏识的事儿,很快,也传到那些王公大臣耳朵里,有几个与伯王交好的,将此情况告诉了伯王。
伯彦讷谟祜得知慈禧太后莫名其妙的赏识自己儿子那尔苏,惊慌万分!因为伯彦讷谟祜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那尔苏太年轻,刚刚涉世,就得到慈禧赏识,父亲伯彦讷谟祜认为迟早会为家族招来灭顶之灾,那么家族的声望必将也毁于一旦。
那尔苏父亲伯彦讷谟祜,当时担任京城领侍卫内大臣、九门提督、御前大臣等数十个职务,主要负责管理三宫六院的日常事务。
伯彦讷谟祜在查皇宫内防卫状况,他经过慈禧太后的寝宫的时候,借此机会向慈禧太后请安,结果,恰巧遇到慈禧太后与那尔苏在寝宫喝酒,那尔苏知道是家父,大惊就想回避,但是慈禧说有她在,不必惊慌!
那尔苏父亲伯彦讷谟祜跪安时,看到了儿子那尔苏就在慈禧寝宫,神情也是惊慌失措,越往后想就越发害怕,后脊梁骨直冒冷汗!
那尔苏父亲逼他吞金自杀
父亲伯彦讷谟祜跪安回来后,惊恐至极,他觉得儿子那尔苏毕竟是臣子,即便是被太后赏识,也不能不懂尊卑跟太后平坐饮酒,这事一旦被不怀好意的人诟病,到时慈禧太后为了自己和皇家颜面翻脸,势必会遭灭门大祸。
那尔苏的父亲伯彦讷谟祜为避免出现这一可怕后果,请求慈禧允许他将那尔苏带回去一段时间,但被慈禧婉拒了。
光绪十六年(公元年),伯彦讷谟祜又以带儿子那尔苏回乡祭祖为由,多次上书向慈禧太后请假,慈禧太后这才勉强同意放走那尔苏。
因为伯彦讷谟祜担心那尔苏不懂尊卑,万一犯臣子的忌讳,被人抓住把柄,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将那尔苏带走,以防不测!
伯王带回那尔苏,责怪和质问他不懂得尊卑,那尔苏哭诉自己的苦衷,说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其实,伯王也明白,是因为慈禧赏识那尔苏,这不能全怪那尔苏。
伯王回到科尔沁左翼后旗后,家族人一直认为:只有那尔苏赴死,才得以保全家族。那尔苏也自知自己酿下祸端,同意为家族平息祸端而赴死!
不过那尔苏希望在他死之前,能答应他三个要求:一是死前娱乐一番,再让他在科尔沁草原上最后打三次大围;二是儿子阿穆尔灵圭年幼不放心,希望替他抚养成人;三是他死后将他葬在祖坟内。
伯彦讷谟祜当即就给儿子那尔苏允诺,还说自己死后,也会葬在附近,咱爷俩永远在一起。
于是,伯王率领三个儿子,在清明节前三天,把牛羊祭品用马车拉到祭陵地,首先到僧王陵、公主陵扫墓祭祖,随后,又和儿子们到岱王陵祭祀。
祭祖完后,那尔苏也如愿以偿在他的祖籍科尔沁草原上尽情玩乐三天,之后伯王便将儿子那尔苏带到祖灵前,让他吞金自杀。
父亲伯彦讷谟祜回宫后禀报,谎称儿子那尔苏在老家科尔沁染疾而死。慈禧听到这一噩耗后,虽说当时不露声色,但私底下却连哭三日,茶饭不思,她不相信年纪轻轻、身体健康的那尔苏会平白无故“暴毙”!
那尔苏身后的殊荣
为查明真相,慈禧派人去查那尔苏查的死因,甚至验尸身,后来似乎察觉到什么,开始怀疑是那尔苏父亲伯彦讷谟祜暗地捣鬼。
一年后,那尔苏的父亲伯王无缘无故去世了,也就是说,在那尔苏死后,他的父亲也莫名死去!据传闻是被慈禧所毒杀的。
那尔苏死之后,为了补偿那尔苏,慈禧赏赐了大量宝物,并追封无功的那尔苏为“诚慎亲王”,还指派人家为他守陵。
由于那尔苏是遵照父亲旨意为家族平息祸端而赴死,所以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初名“孝节陵”,又俗称为“孝家陵”、“孝子陵”,后来当地人称之为“后陵”。
据说,那尔苏死后嘴里还塞满了夜明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稀罕宝物,而夜明珠是稀世之宝,而这些名贵的珠宝竟然作为无功的那尔苏随葬品。这恐怕也只有慈禧太后才赏得起这些宝物了吧。
写到最后
其实,慈禧一生虽然杀伐果断,但是她肯定免不了有七情六欲,从26岁守寡开始,就跟一群男人抢权力,这样的魄力可不是普通男人能够拥有的。然而突然遇到了自己赏识的那尔苏,那尔苏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成皇帝的近身侍卫,长得一表人才,还有显赫的家世摆着,显得那尔苏更加高贵了。而寡居多年的慈禧意难平,所以一心争权夺利的她将心思放在了那尔苏身上,那尔苏从一个普通的侍卫提升内大臣,升官如此之快,就算是家世显赫,那么没有大的贡献,死后却封亲王,以前可没有这个先例。这位在政坛舞台上以冷血著称的铁腕女人其悲凄的心境从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