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陵是陈后主的弟弟,陈叔陵最爱兴趣是盗墓。他最想盗的是东晋名士谢安的墓,可是谢安名声太大了他不敢直接挖。机会来了,太建十一年,陈叔陵的生母去世,他想把母亲葬在风水极好的梅岭,借此机会他才向谢安的墓下手。
“本王准备把母亲的陵墓选在梅岭,我已经命人看过,那里的确是个风水宝地。”陈叔陵在灵堂之后向部将说道。
“王爷英明,梅岭确实是陵墓位置的首选,只是听说那梅岭之上已经有了东晋太傅谢安的陵墓。若把娘娘的陵墓也安放在那里,似乎有些对娘娘不恭。怎能让娘娘与别人挤在一起呢!”有一位部将说道。
“恩,言之有理,确实不能让母后百年之后受委屈。我看,干脆就把谢安的墓刨出来挪走算了,他怎么能够与母后相比。”陈叔陵毫不留情地说道。这也算是满足了一个他多年的愿望。
“王爷所言极是,那谢安又算是什么人物!”部将们都一致附和道。
陈叔陵一伙来到谢安的陵墓前,只见这座陵墓虽然已经历经很多年,可是保存得依然十分完好,并没有因为多年的战乱而有所损毁。当年的那棵黄连木树已经长得郁郁葱葱、高耸入云了。
巨大的树荫遮盖着谢安的陵墓,使陵墓免受凄风苦雨、烈日暴晒之苦。陵墓前还摆放了许多祭品,可以看出经常有百姓前来祭奠谢安。
许多百姓见陈叔陵带着许多人和工具出了王府,就知道他们肯定又要去哪里盗墓了。当看到这伙人居然向梅岭走去,百姓们马上就想到他们是要去盗谢安的陵墓。
当地百姓对谢安敬仰至极,对陈叔陵的举动非常气愤。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半个建康城的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谢安的墓被这些恶人挖掉,于是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到梅岭保护谢安的陵墓。
“为什么要盗谢大人的墓,谢大人可是一位大忠臣啊!”一个胆大的百姓气愤地质问道。当百姓们看到陈叔陵真的要对谢安的陵墓动手了,就都冲了出来阻止。他们挡在谢安的墓前,不让陈叔陵一伙靠近半步。
“对啊,大家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又有人说。有了这两个人的带动,其余的百姓也都七嘴八舌地斥责起盗墓的人来。
陈叔陵军权在握,蛮横惯了,怎能允许这些小老百姓败了自己的兴致?他拔出杀过无数无辜百姓的剑,命令士兵冲上去。他亲自走上前刺死了一个带头护墓的百姓。
百姓彻底被激怒了,纷纷与士兵打斗起来。但是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怎能抵挡得住久经训练、杀人如麻的士兵?一会儿,梅岭上就尸横遍野了,侥幸活下来的百姓只得撤离。
陈叔陵见前来护墓的人数太多,也就没再追究下去。况且,挖掘谢安的陵墓才是他的最终目的,远比百姓要吸引他。
谢安的陵墓最终没能逃过一劫,墓葬很快就被挖开了。陈叔陵兴致勃勃地走上前去,他要亲自查看这位东晋名流到底给自己埋下了多少宝贝。但是,查看的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
原来,谢安为官十分清廉,一生简朴,在他死后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陪葬。棺材里只有一些衣物以及笔墨之类的东西。
陈叔陵没有找到宝贝很是生气,就把怒气都发在了谢安的遗骨上。他命令士兵们把遗骨从棺材内拿出,扔得到处都是。
可怜谢安这样一位忠臣竟落得如此下场!谢安的后人在晚上又偷偷地把那些散乱的遗骨收拾起来,最后葬在了长兴三鸦岗。
陈叔陵由于骄横跋扈最后被陈叔宝派人杀了,连收尸的人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