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拜祖大典

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的由来:

新郑黄帝拜祖大典是黄帝故里民众为纪念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而兴起的群体性信仰活动。

通过供奉的内容和相关的一系列仪式,表达出民众对人文始祖的纪念和祈福禳灾的深层民俗心理。

在中原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帝神话的遗址,如《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纪》日:“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

《史记五帝本纪》日:"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市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疆域东至于海,西抵崆峒,南达长江,北到燕山,天下一统,诸侯咸尊为天子。划野分州,筑城池,建宫室,造舟车,铸铜鼎,养桑蚕,制衣冠,创文字,定音律,作礼仪,演阵法,别男女,迎嫁娶,奠定了初基,肇启华夏文明。在位百年,世所敬仰,被尊奉为人文始祖,历代华青皆自称为炎黄子孙。每年三月初三当地民众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举行黄帝开国建都拜祖庆典以示纪念,其习俗延续至今。

黄帝拜祖大典的形式:

黄帝拜祖大典并存着公拜和民拜两种形式。

民拜形式

民间对黄帝的敬奉祭拜,一般是在三月三、六月六这两个日子。当地传说,三月三是黄帝在新郑建都的日子,六月六是黄帝结婚的大喜之日。

老百姓中间流传的民谚有“三月三,拜轩辕”“三月三,上西山,拜祖先”。当地百姓皆称黄帝为“始祖”,又称祖师、始祖神。另外,民间传说二月初九是黄帝出生之日,九月初九为黄帝升天之日。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山上拜祖先,山下兴庙会。来自当地和周边州县以及晋、陕、皖、鲁、鄂、瓷等省区数以万计的善男信女,或祈求保佑,或焚香还愿,或祈求雨水,或祈求生子。一路焚香燃表,祭拜黄帝。

从“年年有个三月三,家家户户拜轩辕”等民谚中看出,民间敬拜黄帝的习俗应该较为久远。

据传,这里古代民间祭拜祖先形式和仪式十分讲究,一切按照传统规矩进行。

本地或周边县市的民众拜祖活动,一般是以村为单位或以庙会为营,拜祖队伍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其队伍阵容大气壮观。

前面由会首或主持人高举令牌,接着是两面金锣开道,后面是八面牌(回避、肃静牌,龙、狮、虎头牌,金瓜、铖斧朝天登牌),其后是两红两黄四顶大伞,后紧跟青龙、黄龙、狮子舞等民间文艺队,接下来是大铜器乐队,最后跟随的是拜祖的乡民,抬着全猪、全羊、水果、糕点、香和黄表纸等祭祀供品,队伍两旁还有龙旗队威风凛凛,浩浩荡荡,以示对始祖黄帝的尊崇。

祭拜时,首先由司仪在庙前摆上供品,先上香,再跪拜三叩首,然后肃立祈祷;而后拜祖队伍按照龙狮在中间,牌、伞、乐队分列两侧,祭拜村民在后整齐排列,由司仪指挥大家齐行鞠躬礼三下,舞龙、舞狮演员手执道具也行三叩首礼。拜祖后,三声铳响,燃放鞭炮,龙狮齐舞,大铜器、唢呐齐奏,以娱祖先。然后众乡民自行到庙里焚香燃表祈福禳灾。除了集体拜祖外,一些来自远方的香客,大多是提前几天来到庙里或于附近村庄住下,到三月三这一天再去拜祖上香。

古时民间还有“上桥布”的习俗,由于路途遥远,一些乡民在家制作一条黄布条幅,把不能前往拜祖的人的名字写在桥布上,由同乡带来,到黄帝庙拜祖时,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整齐排队,头顶桥布,绕黄帝庙转三圈,以表示对始祖的敬意。

公拜形式

轩辕庙和轩辕故里祠的公拜习俗,最早见于《左传》记载:郑相子产“兴国君登山拜祖”。

《林则徐日记》载:道光十七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赴任,二月二途经新郑,由省府同知黎淦、郑州施牧和新郑县令李嘉丞陪同,先至新郑县北关轩辕故里拜谒黄帝,后至县城东行馆下榻。

对黄帝的公拜习俗发展到现今,其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还是围绕拜祖和娱祖两个方面进行。

自年以来,公拜活动一般在黄帝故里祠举行,但也有在具茨山举行的。参加者有社会各界代表以及海外华人、华裔、社团组织、姓氏宗亲会代表等。主司仪由地方政府高官担任,拜祖大典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上午9时50分举行,寓意黄帝至高无上、九五之尊。

供品和献礼

庙会上的供品和献礼的特殊性,是庙会的神秘意义的典型体现。其根源来自远古社会的牺牲敬献制度,供品和献礼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庙会的神秘性氛围得以实现的。供品主要是香和黄表纸、食物、冥器,献礼主要包括敬祀的礼仪和娱神的神戏、社火等内容。

在黄帝拜祖大典上,民拜活动所用祭品有香炉、燃香火炉、供桌、跪拜台、燃纸箱、鸣炮箱、积德箱、蜡烛、香烛(分大、中、小号)、黄表纸、桥布等;供品主要有全猪、全羊、水果和糕点等。而公拜祭品般包括香炉、花篮、香烛、拜祖佩戴的黄色丝巾、礼炮,拜祖乐器包括编钟、鼓、笙、第、笛、排第、琵琶、筝等;供品有水果、糕点和猪羊等。

拜祖音乐

在黄帝拜祖大典中的传统民间拜祖活动中,常用的拜祖音乐形式一般是由民间唢呐和大铜器乐组成的,舞蹈形式有民间舞龙舞狮表演,均在烧香、礼拜之后进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炎黄文化节拜祖大典,都有一首主题乐曲贯穿拜祖仪式始终。在“乐舞敬拜”,上一般由媒体创编乐曲,56名舞蹈演员表演,其场面恢弘,气氛庄重,既烘托了拜祖气氛,又成为迎送宾客的重要礼仪。

公拜的仪式程序

黄帝拜祖大典公拜的仪式程序主要有全体肃立、鸣炮奏乐、敬献花篮、上香、唱颂歌、恭读拜祖文、行施拜礼、乐舞敬拜和典礼告成等九项内容。先是全体肃立,鸣炮21响;接着由地方长官致词;应邀

参加拜祖大典的国家、省部级领导向黄帝敬献花篮;参加拜祖大典的民主党派、工商、企业界、海内外华裔、华侨社团组织代表向黄帝上香;同时,歌咏队吟唱《黄帝颂》,地方领导恭读《拜祖文》;之后

由全体施拜礼并向黄帝塑像三鞠躬,此时,音乐响起,乐舞敬上;然后是敬奉九曲黄河水,其寓意为九曲汇流,天地人和;最后由主司仪宣布大典告成。

相关习俗

与拜祖活动相关的习俗还有三月三上具茨山采药、求药的习俗。这是庙会上神秘性特征的又一表现。百姓把自己心目中的与神灵相关的一切实物,都作为可以治病的“灵药”。具茨山上有草药多种,相传三月三所采得的草药有特殊功效。

意义

新郑黄帝故里的民间拜祖习俗和官方拜祖大典的传承和大力弘扬,使华夏子孙有同根同祖的归属感,从而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来源:柳夏精彩分享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69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