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爵上有双柱,它们并非是让人少喝酒,而

青铜爵,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典型的青铜酒器,今天,在许多的反映古代故事的电影,电视剧里,青铜爵都是一件重要的道具。不知您注意到没有,一般的青铜爵上面,都有两个圆柱,分布在爵的一左一右。这两个铜柱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议,根据最新的研究,专家对这两个铜柱的功用提出了新的解释。那么,这两个铜柱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它又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酒在我国的历史实在太久远,因此,酒器的发展在历史上也同样十分的精彩。在古代,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因为人们的审美需要等等,从陶制酒器开始,产生过各种形状,各种功能,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种酒器。尤其在商代,青铜技术的掌握,让古人们能制造出更加复杂、精美的各种酒器。   爵就是一种十分精美的酒器,而且一般只限于贵族宴饮,典礼或者是祭祀等重要场合使用。根据当前的考古发现,爵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它的造型很奇特,一般为一个袋状的杯腹,杯腹下方是三条细长的足。前面为饮酒的“流”,后面有尖状的“尾”。使用时不直接端着杯腹,因此旁边还有个把手,叫“鋬”。可在爵的流和尾之间,通常都会有两根立柱,立柱的顶端还有一个伞状的小头。其他的部件都好理解,只有这两根立柱是做什么用的,多少年来一直有争议。

曾经有过一种说法得到过广泛的认可,认为这两根立柱实际是起阻挡作用的。因有了这两根立柱,古人在用爵喝酒时,就必须一小口一小口的喝。想来个抑脖一口干,或者直接把一整杯酒水都吞下去,那做不到,因为这两根立柱挡着呢。   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专家们却对这两根立柱的作用有了新的解释。

要说清这个新观念,就得先说一说古人的一种仪式。这种仪式叫“苞茅缩酒”,是古人祭祀仪式中的一个环节。我们都知道古人的祭祀仪式既繁琐又虔诚,人们都会拿最好的东西来祭祀祖先,天神等等,酒,自然也成了祭祀的必需品。可是,在我国古代,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没有学会蒸馏技术,所以古人的酒通常都带有杂质,而看起来都很浑浊。   用这样的浊酒来祭祀祖先,古人们显然不满意。于是,人们发明了一种过滤方法:把茅草扎成束直立起来,将浊酒从上淋下。这样一来,不仅将酒中的杂质阻挡在了茅草束中,得到了清酒,同时,酒中还有了芳草的香味。只有这样的美酒,才是祭祀祖先和天神的最好祭品。而因为去掉了杂质,酒的量就比过滤前少了一些,因此,人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缩”酒。

前面小编说过,爵一般只有贵族或重要活动使用。而用爵饮酒时不也存在着酒浊的问题吗?这就涉及到了爵上的两根立柱的作用了。根据研究,专家们给出的解释是,爵上的这两根立柱是起固定作用的。固定什么?固定过滤网,好用来过滤浊酒。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在使用时,在杯腹向下插入放置一个骨架是“十”字形的过滤网。骨架的一横正好卡在爵的立柱伞下,正好把“过滤网”固定住。而且,专家还提出,爵之所以设置一个长尾,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安装了“过滤网”,爵的杯口缩小了。有了长尾,就便于在带着过滤网的情况下添酒。

关于爵柱的最终奥秘,只要找到“缩”酒的茅草束,只有找到“十”字形的过滤网,才能算最终揭开。可是上述两种东西,即使古墓中曾经存在,估计随着时间和历史的推移,也都变成了历史的尘埃的——小编是个乐观的人,相信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更新的发现。其实考古就是一个通过仅存的文物,来推断、发现历史的一个过程。这不正是考古的魅力所在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83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