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的日本人喝酒,到底有什么讲究

对各国酒文化进行跨文化对比是必要的,因为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联系日益密切,曾经在国家层面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如今早己渗透进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由于酒文化不单单是关于酒的文化,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深层的文化精神,所以对酒文化进行跨文化对比,将使我们对各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有助于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并且也将对我国酒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中日酒文化对比

1、日本独特的酒文化

单从文化上来讲,中国与日本可以说是关系紧密,文字、传统服装、医学、传统思想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了彼此之间的关联,那么酒文化方面,我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彼此的相通与不同之处。

日本惯饮清酒,清酒其实是借鉴我国黄酒的酿造法而来的,但是在日本人看来,清酒是神的恩赐。清酒不算太烈也不算太淡,适合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清酒配日本菜,更能衬托日本海鲜的鲜美,两者能够相得益彰。

正如之前所说,中国人现在饮酒的目的基本上都和交际有关,在日本,似乎也是如此,人们把去酒吧喝酒当做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日本人与我们一样,很少独自喝酒,因为日本人

是一个小集团现象比较突出的社会,他们也强调集体,因而需要沟通感情、增进了解和友谊,最好的办法就是喝酒聊天。

日本职场内部等级严格,彼此之间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交流,所以工作结束后,他们常常一起相约去喝酒,这甚至构成了他们的日常,下班后不回家,而是跟同事一起去喝酒,是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2.日本的酒场文明和谐

日本人认为喝酒必须要代为对方斟酒,才能表示尊重和友好,而对方在接酒时,也会用手托着杯底,表示感谢对方的心意。

日本号称礼仪之邦,自然不能在饮酒时丢了礼仪道德,在聚会时,他们相互敬酒但不劝酒,各自按自己喜欢的样子喝酒,一旦被劝酒,他们在第一次时会因礼貌而接受,而第二次就会拒绝。

他们讲究喝酒时一的和谐感,有时即使不能喝酒,也会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象征性喝日本的酒场文明和谐,在我们看来似乎过于拘谨,但他们却能享受其中,自在放松。

与同事一起喝酒,可以诉说工作上的不满,也可以说上司的坏话,在喝酒时,等级关系暂时消失,大家平等相处,不相指责。并且对醉酒者十分宽容,显然这种想法与中国不同,中国职场上的等级关系一直会被延续到酒桌上。

中国人喝酒,多是被人灌醉;而日本人醉酒,完全是自己喝醉,与别人无关。在日本,祭祀也是要用酒的。日本与我们一样重视祭祀,就现代而言,甚至比我们更重视,天皇祭祀,有专用的酒,一般的祭祀没有太多要求,活动结束后,大家会分食祭品,饮用供酒。

然而中国却是不同,我们清明节供奉给祖先的酒,则要恭敬地洒在坟前,以示敬意。所以说,日本人比中国人节约和注重实用性,大家一起捧起供奉的酒杯喝酒,也是向神灵和祖先祈祷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除了祭祀,结婚时也是要喝交杯酒的,他们用三只浅的酒杯,每杯各饮三次,共九次。这还是源自我国,九这个数字是阳数中最高的,寓意圆满。

二、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对外传播

1、古代发展

关于我国酒的发明,有传说是说杜康将粮食存进树洞,因天气潮湿粮食发酵而形成了酒,根据文献记载,有的认为是杜康发明的,有的认为是仪狄发明的。

都有相应的文献作为支撑,仪狄造酒的记录出现在《吕氏春秋》和《世本》中,杜康造酒出现在《说文解字》和《珊瑚钩诗话》中,文字记录可能信度不够,考察起来的难度也较大,但考古比较能说明问题,考古己经发现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属于新石器文化时期。

还在大汉口文化时期的墓穴中出土过大量酒器,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酿酒的历史开始于四五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期。

最早的时候,粮食酒还不能饮用,而是当作食物。后来有了黄酒,黄酒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由我们独创的一种酿造酒,是我们汉族的特产,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

葡萄酒虽然不是我国的传统酒,但其实在西汉中期,我国部分中原的农民已已经知道葡萄可以酿酒。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有记录,张蓦出使西域之后,带回了葡萄酿酒工人,自那时起,我国已有葡萄酒,但非常稀少。一直到唐朝,才真正得到了酿酒工艺。

2、中国酒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文化

中国酒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内核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所以自古我们就倡导“惟酒无量,不及乱”,倡导酒礼酒仪,这是儒家文化在酒中的体现。酒从西周开始就与礼结合起来了,并且成为表现和传播礼的重要载体。

礼仪在饮酒中有着重要地位,酒礼的基本元素包括君臣、长幼、主客等等,严格而分明,人们按照礼的要求履行着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职责。

我国的饮酒方式,即“群饮”而不是“独饮”,可以说体现了我们的酒集体主义观。

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人们世代聚居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团体,中国人为人处世强调集体观念,所以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倾向于依靠、合作,表现在喝酒上,那就是要大家都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相互敬酒或者劝酒,还会伴随一些游戏进行,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其中。

这样的饮酒方式不仅表现了热情好客,更与集体主义思维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国酒桌上,“酒”作为天地的馈赠要与人紧密结合,因此中国是人酒不分,在喝酒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01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