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的阳光无情地照射着大地,坐车颠簸加上塞车用上7个多小时,我们一家四口终于加到了久违的老家。今年,与以往细雨纷飞的清明时节有所不同,刚下车就离开车内的空调,很快我们就大汗淋漓了。厂里只放了两天假,公公为了不耽误我们上班,就提前组织人力先去清理坟墓周围的杂草。自从结婚后,由于工作及其它特殊原因,我都没有跟老公回家扫过墓,甚是惭愧。由于孝心与悼念祖先,清明节前一天,我毅然带着小孩和老公一起回家了,希望自己对婆家能尽点孝义,尽自己的一份职责。
清明节当天,太阳依然炙热,烘烤着一群群热闹的人。上午还没到9点,在家里就已经听到到处响起的鞭炮声。老公家里的家族非常庞大,单就公公那一辈,兄弟姐姐都众多,到老公这一辈,子孙更是兴旺。传统的节日,家族要求全部子孙都要想办法回家参与,特别是家庭顶梁柱。老家的墓地,基本上都集结在一个地方,但与城市里的不一样,这里的还是传统的土葬。有些先人的骨灰已经入土,并用砖块、水泥砌成墓碑,有些骨灰还是用一瓦罐装着未入土放在一起。不约而同地,每家每户子子孙孙都首先聚集到太祖爷的坟前,很自觉地大家都七手八脚地开始清理坟墓周围的杂草、泥土,有些妇女们则开始摆弄给祖先准备的祭品。当一切准备妥当,子子孙孙逐行排开,在族老的带领下,虔诚地拿着香烛,喃喃细语祷告,三跪九叩朝拜起来。一旁的老妇人一边为祖先烧堆得山高的金屋、轿车、服装等冥纸,那烟冒得老高,呛得眼睛直流泪,但仍一边认真说着自己的“寄语”。
没一会儿工夫,坟墓四周已经铺满了鞭炮、大中小的纸炮。追思完祖先,大家撒到一边,几位壮丁手持已点燃的香烛,先拜一下,然后分开阵地开始点燃。刹那间,噼里啪啦、蹦跶声响彻云际,浓浓的黑烟在空中蔓延,仿如层层黑云笼罩,一下子就由“晴”转“阴”了,烟熏味直刺鼻子,眼睛看四周也越来越困难。因为村里的祖坟都在一起,大家祭扫的时间也差不多,因此炮竹声几乎在每座坟都热闹起来。远远看去,估计不知情的人以为这边发生连环爆炸了呢。尤其是小孩子受到燃放炮竹的惊吓不少,大人都要堵住耳朵,更别说小朋友,清明放炮,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伤害了自己及其他人的身体健康而进行的缅怀与孝顺,这种做法就不可取。我们何不采取既可以慎终追思又可以保护环境,不制造噪音、保证清洁、健康的方式呢。如开展集体公祭、网络祭祀、鲜花祭奠等新型文明祭扫活动,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以及清扫墓碑、诵读祭文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而不在道路、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冥纸、不抛撒纸钱,摒弃封建陋习的方式。我相信,只要有心,心怀感恩、孝义之心来进行文明祭祀的,祖先更能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