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清明节里的那些生意你在祭祀扫墓,别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本来没有写这篇文章的打算,只是突然间翻看到前两天拍摄的一张照片,深有触动,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才决定挖一挖埋在清明节里的生意。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兼具人文与自然两大内涵,它既是传统扫墓祭祀的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古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农民往往凭借清明来判断种庄稼的时间,因此就有了“三月清明莫在前,四月清明莫在后”的说法。

和清明节的情绪一样,

历来有些生意人也表示悲哀。

生意人悲哀什么?

因为此时正值春夏换季之交,春天的过时了,夏天的又觉得有点早,尤其体现在服装等行业上特别明显,所以就被一些生意人定义为商业的淡季。

当然,

上述是传统的经营思想。

现在哪有那么多的顾忌,反而是愈演愈烈:你在祭祀扫墓,别人在扫荡财富。

诸如火纸、鞭炮、元宝、香烛、纸祭物等售卖;

诸如青团、艾粄、菠菠粿、乌稔饭等特色食品的制作;

诸如绿色殡葬(树葬、海葬)等新式样;

诸如扫墓车辆出租等配套服务;

诸如开发清明旅游纪念品(诗扇、书签等);

…………

以下几则项目案例,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就多说几句:

1、“花”样百出

清明的“花”祭品,有鲜花,也有仿真花。各种各样的花,虽然五颜六色,争奇斗艳,但我觉得都不稀罕。

这次回老家扫墓,我发现有一家坟墓特别有看点,这也正是开篇我所讲的那张照片。除了常见的插在坟头的花色之外,他们还另给坟墓主人的“脖颈”戴上了一条:“花项链”,非常耀眼。

近前细观,

这明显不是祭扫者的DIY,

完全是生意人的流水线生产。

2、还能卖“土”

清明祭祀扫墓,

通常都要给墓地新培土。

“十里不同俗”,有的地方是直接在墓地周围取之用之,干脆利落;有的地方则有讲究,不能从原墓地取土,否则大不敬;更有的墓地坐落在陵园,管理方更不允许取土。

这样一来,

就催生了卖坟土的生意。

一些陵园外,黄土分袋装好,明码标价,一袋多少多少钱。几乎没有成本的生意,赚得真爽。

顺便再提一下,

除了给墓地新培土,现在还流行给墓地铺草皮,所以又给创业者添了一条生财之道:卖草皮。

3、祭烧乳猪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在广东地区,乳猪似乎成了祭祀先人的高档用品,一只色泽大红、卖相大方的乳猪承载着大家对先祖的思念与敬意,俨然为清明祭祖用品中的一号“主角”。

一只烧乳猪动辄数百元,有的甚至上千元,关键是,有时你还得预订才可能拿得到。

这不是商机,

什么还能算作商机!

4、香蕉最突出

再小的生意,

都有规律。

清明节期间,某地一位水果商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说,我卖的水果,品种也挺丰富的,有苹果、桔子、甘蔗、香蕉等等,也不知咋啦,就数香蕉卖得多、卖得快。

他弄不明白,

就一个一个向买主问。

有一位老大娘道出其中原委:咱农村人凡事都图个吉利,清明扫墓添坟,总得上贡品吧。苹果,平平安安那是自然,主要这香蕉外表金黄色,看着就吉利,而且香蕉又叫金蕉,听着更吉利。再者说,一家人去扫墓,终归是要在地里休息一下的,大家聊聊天,喝点水,吃点东西,吃啥呢?也只有香蕉最合适了,皮容易剥,还不用水洗,价格又不贵,多方便实惠呀。

这个小商贩也挺聪明的,

他认为,事情的原因也是购买的动因。

所以之后每次有人过来买水果的时候,他在有意无意之间都拿老大娘的话说给他们说,没想到效果还真的不错。

5、偷偷“回收”

这个路子不提倡,

但是创业者不能不知道。

现在都倡导文明祭祀,以前是放鞭炮、烧纸钱等来表达怀念之情,如今取而代之的是献鲜花、摆水果等物品来寄托我们的哀思。

可你知道吗?

当祭扫者来到墓地前,献上鲜花、摆上祭品,整理完毕后离开时,心怀鬼胎的“生意人”就来了,他们迅速收走刚摆上的东西匆匆离去。

这些东西被偷偷“回收”之后再次被包装,进入二次销售,循环往复,真可谓是无本万利!

这种行为属于偷盗,但又构不成犯罪,被逮住顶多罚款了事,以致屡禁不止。

我们在扫墓,

别人在扫荡。

实属清明节的另一种人生悲哀。

6、代扫代哭

有些事主忙,

腾不出时间去扫墓。

没关系,

可以请人为你代扫。

代扫业务包括:放哀乐、放花、摆水果、糕点、酒水等祭品、擦拭墓碑等等,且全程视频或照片处理。这种服务目前网上每单价格在-元左右。

觉得不尽兴,

还可以再加代哭服务,以表深情。不过,一炷香时间,又要大约两百钱。

怪不得有人口出狂言:只要钱能搞定的事,都不是事。

创业者也要记住:

凡是需要搞定的事,

多半都能从中赚钱。

…………

你在祭祀扫墓,别人在扫荡财富。埋在清明节里的生意,何止这么几处。

今日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且说到这里,此景此情此生意,其实远在宋代,高翥就以一诗概之。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关于作者」

李济安创业,专门研究创业项目,主导策划《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7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