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祭奠逝者,感恩先辈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墓前焚纸、燃放鞭炮、连片连片的塑料制品祭扫,这些是曾经大家对于清明节的部分固有印象,但自全国开始宣扬绿色祭祀,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平安、环保的祭祀观念后,这些传统祭祀陋习已经渐渐淡出视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避免祭扫带来人员扎堆聚集,巩固抗疫工作成果,我县城区经营性公墓区于3月28日至4月12日暂停现场祭扫活动,3月27日,线上祭扫平台开通,传统祭扫方式逐渐被鲜花祭祀、集体代祭、网络祭祀等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取代。
进入网上祭祀界面,便可通过网络留言、献花、点烛、上香、祭酒等方式,低碳文明祭扫。截止发稿,已有余名市民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
市民张先生
最近这几年,也通过电视媒体了解到网上祭扫等新方式,我也有亲人是在外地的,去世了,本来按照传统的方式是要到墓前去祭扫的,但目前防疫期间,作为新时代市民,我觉得网上祭扫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缅怀先烈在心中,这个比什么都强。
自2月28日起,市监、城管等部门每日对丧葬用品销售场检查,严禁销售违规丧葬品,以售卖鲜花等绿色祭祀用品为主。
在城区经营性陵园设置警戒带,值好勤、站好岗、对违规祭拜者及时劝阻,乡镇公益性陵园由专人值守,做好体温测试,来访登记等工作,分流人群。
除了倡导市民进行网上祭扫外,还提供代祭服务,帮家属传递爱、祝福和思念,也向全社会倡导文明祭扫、同心战疫。
多地张贴清明节禁止使用塑料祭祀品的通告、标语等宣传,祭扫观念逐渐转变。
近日记者到我县城区看到,以往销售塑料祭品的门店都已被一盆盆献花挤满,来往顾客也很多,大部分在售的花以花束和花篮为主,素雅艳丽搭配得宜,鲜花销售总数大幅上升,前来买花的市民叶奶奶,向记者表达了老年群体对禁塑的看法——
“我是很支持禁塑,那个塑料花每年扫墓都留在原地,污染环境,现在根据形势走,买鲜花,新鲜好看,我买了好多,今天就买了两百多块钱的这个花。”
清明祭拜重于心、不拘于行,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祭扫的风尚文明祭扫既是疫情防控需要,也是时代所趋。
网上祭祀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