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婚QampA,中式婚礼中新人一起

10

同牢礼

同牢礼.mp:02来自新娘日记TBD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迦罗。

十一长假过去了,好像这应该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法定节假日了,再放假,就应该是年的元旦了,还有两个多月,今年就算过去了,真快,今年的目标你完成了多少呢?一起加油努力吧。

上次咱们聊了传统婚礼当中的三拜九叩,后来有朋友私信我,跟我说他见过中式婚礼里边有吃肉的环节,是因为古代生活条件不好吃不上肉么?

额,好吧,今天咱们就来聊下中式婚礼当中吃肉的仪式环节——同牢礼。

同牢出自《礼记·婚仪》,最早记载是在《汉书》里面,讲的是王莽大婚,也就是说,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结婚行同牢礼的形式了。

曾经有学者认为,我们的古代,在礼制逐步健全的过程中,最核心内容就是两个字,祀与戎。戎不用多说,就是战斗征伐,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被无数纵横家引导着不断发生战争而后统一,直至往后的朝代更迭,都是戎的体现。

而祀,就是祭祀,天、地、火、水,甚至动物植物,都可以是人崇拜祭祀的对象。我们老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的部落就崇拜火。北京现在著名的景点,天、地、日、月、先农几个祭坛,也都是明清时期帝王祭祀的专用标志。无论是维护帝王的统治还是为生民有所寄托,祭祀都是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必有的手段。

而祭祀所需要的祭品当中,就有我们今天要聊的主题,牢。

最早,牢的意思是指饲养猪、牛、羊这些牲畜的围栏,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大家都应该听过吧,后来渐渐的演变成专指祭祀过程中的猪、牛、羊这些祭品,我们可以看下这个字的演化过程就明白了。

祭祀中,祭品又有太牢和少牢之分,太牢一般是帝王祭祀的标准,指牛、猪、羊三牲齐备。少牢一般是诸侯王祭祀标准,指猪和羊。

好了,介绍完牢这个字,下面咱们来说说古代婚礼中的同牢。

《礼记·婚仪》中记载,同牢而食,合卺而酳。就是我们文章开头聊的俩人结婚在婚礼上吃肉的环节了。

根据《礼记·内则》记载,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啥意思呢,孩子六岁的时候就可以教认数字跟辨别方位方向了,而七岁以后,小男孩跟小女孩就不可以坐在一起以及在一起用餐了。

我们知道古代男女大防很重,就拿一句男女授受不亲来说,从字面上就容易理解,男孩想把东西给姑娘,不能上去就递人手里去,得放那让人家自己拿,绝对不能有肢体上的接触,哪怕隔着手里的东西也不行,像一些古装剧里的剧情,男主从树上拽下来个果子,蹭蹭就拿着往姑娘嘴边送这种细节,要真在古代,估计一个大流氓的标签是跑不掉了。

刚才我们说了,小孩七岁以后就开始有男女大防了。所以结婚这天,就会让夫妻二人,同席而坐,同牢而食,这里的牢,一般指牛肉,以示郑重,因为牛是古代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不允许私自杀牛的。除了坐在一起吃肉,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同吃一头牲畜的肉,表示二人从此合为一家。

说了这么同牢礼的事,有的朋友会问了,我参加的中式婚礼里面怎么没有同牢礼呢?这是因为中式婚礼的形式不同,毕竟我们国家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婚礼形式肯定也不会一成不变咯。其实同牢礼一般只会出现在汉唐风格的婚礼仪式当中,在中式传统花轿婚礼里面就没有这个环节了。

好啦,今天咱们就聊到这,有啥关于婚礼环节的问题,欢迎大家私信联系我哟,下次见咯。

喜欢就点个赞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38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