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釉色之美清代单色釉瓷集珍敬和2022

色釉瓷追求玉质感,其色彩呈现灵动迷人、莹润如玉,更深深吸引着一大批瓷器藏家。单色釉此等醉人之姿,敬和春拍“锦色-瓷器专场”岂能缺少?祭蓝釉、豆青釉、白釉、郎窑红釉、吹红釉、天青釉、胭脂红釉、窑变釉等丰富色釉瓷,专门在此呈现,邀请诸位瓷器藏家共赏。

Lot

清嘉庆祭蓝釉模印云雷纹簋

高:18.5cm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参阅:《古色-十六至十八世纪艺术的仿古风》,台北故宫博物院,年,页91,图11-03。

本品呈圆状,由盖、身两部分组成,通体施蓝釉,釉色幽蓝润泽,盖置夔纹四钮,器身两侧饰夔耳,下承高圈足,底书「大清嘉庆年制」款,造型高古,格调典雅。由《皇朝礼器图式》记载可知,此类青色簋为天坛或祈谷坛祭祀所用,因此,本品应是嘉庆时期宫廷定烧之礼器。

瓷簋为摹制上古青铜簋而来,是清代宫廷祭祀礼仪用器。据《清史稿》载「乾隆十三年,诏祭品宜法古,命廷臣集议,始定制……凡陶必辨色,圜丘、祈谷,常掣青」,即为此一品种之由来。另据《皇朝礼器图式》载,天坛、祈谷坛均使用形制相同的青色簋,然两处所置青色簋大小有所不同。如天坛正位簋口径「七寸二分」,而祈谷坛配位簋「口径六寸一分」,所见蓝釉簋还有一式较本品稍大,故本品应为嘉庆时期为祈谷坛定烧的祭祀用簋。

Lot

清早期白釉剔划花卉三足炉

高:7.2cm口径:19.1cm

炉通体施白釉,唇口,圆腹,炉身下方三乳钉足。此炉带有镂雕卷边木底座,上有镂雕炉盖,以便出香,盖顶嵌有白玉雕凤衔牡丹钮,与炉体色调一致,互相呼应。炉外壁以减地法剔刻花卉纹,舒朗清丽,深入浅出,划刻灵动,技法纯熟,此炉应为清代早期熏香之器。炉通体施釉,透出胎色如雪,颇具古意。

Lot

清乾隆豆青釉双兽耳鼓钉罐

高:16.5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

本品整体似鼓形,器形圆润丰满。器身上下各饰一周凸起鼓钉,肩部塑对称衔环铺首,玉璧形底。器物内外壁通施豆青釉,施釉均匀,釉色淡雅,釉质温润,颇具玉质感。

鼓钉罐为雍正创烧的造型,传世实例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雍正款冬青釉鼓式罐”、“雍正款天蓝釉鼓式盖罐”,但彼此实用功能差别颇大,前者顶部有七孔,应为花插,后者顶部独立为盖,是为茶叶罐。乾隆朝定形为目前所见式样,顶部中空,铺首更为突出,色釉仅见粉青一类。传世所见,乾隆者最多。

Lot

清早期郎窑红釉印盒

口径:14.2cm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本品呈扁圆形,盖面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釉面光洁滋润釉色匀净。印盒内壁均匀开片。外壁通体遍施高温铜红釉,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釉汁凝厚,苍郁鲜艳,盒身口沿露白色灯草口,垂釉近足,绮丽稳重,其釉色如初凝牛血般浓艳,可谓郞窑红佳品。郎红釉属高温铜红釉。元末及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铜红釉发展达到第一个顶峰,随后迅速衰退,佳器寥寥。康熙四十四年(年)至五十一年(年)时任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的郎廷极复烧明代永宣时期高温红釉,是为「郎窑红釉」,其釉面玻璃质感强,清澈透亮,有极强垂流感,釉色从口沿处至足底由浅入深,还原窑内红色自然流淌过程。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记载郎窑仿成宣之惟妙惟肖「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

Lot

清中期吹红釉天球瓶

高:23.9cm

拍品直颈,腹部圆润,及底渐收,通身吹红釉,千点万点,匀净美丽,器型比例匀称,丰润圆满,釉面光润,白里透红,娇羞婉约,惹人怜爱。

吹红釉,清代康熙朝景德镇创烧的一种红釉品种。吹红是指其施釉工艺,以竹制小管蘸取彩料对着胎体喷吹数遍然后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观之犹如洒落的红色水滴,又有飘落的雪花之感,故也称雪花红。

Lot

清天青釉弦纹洗

口径:13.9cm

底款:“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

洗微撇口,深腹,隐足,腹部凸起三组弦纹,通体施天青釉,釉面平滑,釉色清透,纯净淡雅。器形规整俊秀,端庄高雅,釉色清丽奇妙,拉坯修胎工艺精湛,做工一丝不苟,线条清晰,处处透出一股皇家气派,正可谓:雨过天晴云破处,几度倾倒帝王心。

Lot

清光绪胭脂水盖碗

直径:10.4cm高:9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矾红款

盖碗造型为撇口收腹,整器小巧玲珑。盖及碗内壁均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红釉,红白相映,瑰丽非凡,具有清晚期典型特征。

胭脂色釉,也称金红釉,是清代康熙年间从欧洲国家传入我国,故又称洋红,最早作为珐琅彩颜色之一,到雍正乾隆时开始成为名贵的单色釉品种。

Lot

清中期窑变釉玉壶春瓶

高:30cm

拍品撇口、束颈、垂腹、下承圈足。造型周正俊秀,外形线条流畅优美。口沿以下通体罩施窑变釉,底足胎质细腻,釉面光洁,密布开片,器身红、蓝、紫等色于流淌中交融,变幻无穷,迷离迤逦,如烟花空中绽放,璀璨夺目,除天然釉色外别无繁饰,展现纯粹釉色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60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