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菜不摆三,筷不成单,浅茶满酒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流传着一句话:“菜不摆三,筷不成单,浅茶满酒”。简单地说就是:请客的时候不要只摆三盘菜,筷子一定要成双成对,给客人斟茶的时候要7分满,倒酒的时候要10分满。

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涉及的是一些礼仪和习惯。

“菜不摆三”,一是三个菜品种太少,显得有点寒酸,显得主人对客人不够热情。二是“三”的谐音是“散”,寓意不好。所以说请客吃饭起码要在四个菜以上,才显得对客人很重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三”是用来祭祀古人和神灵的,古代祭祀要循“三拜”之礼,如摆放祭品时,有“三牲”、三盘水果、三只酒杯、三双饭筷、三碗祭饭、三根香等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招待客人也好,还是自己就餐也罢,都比较忌讳在饭桌上摆放三碗菜的,有诅咒和侮辱之嫌。

“筷不成单”,筷子其实是有非常多的讲究的,筷子长度是7寸6分长,表示每个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下半部分是圆柱形的,上半部分是方形的,表示天方地圆;筷子下小上大,表示天大地小,父母长辈为大,儿女子孙为小;筷子要成双,表示阴阳合一,天地一统,家里有父必有母,有夫必有妻,夫妻合一,家庭和睦,家业昌盛,人丁兴旺。因此,中国人吃饭必须要用两根筷子的,这是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此外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一根筷子不实用,一双筷子才实用。同时一双也意味着“好事成双”。

“浅茶满酒”,一是因为茶水一般很烫,倒满了很可能洒出来,烫着客人,倒少一点方便客人饮用。而酒是凉的,不烫手,倒满酒意味着对客人是满心满意的真诚。不能半杯或浅杯,否则是对客人半心半意、虚情假意,不文明礼貌,不友好,有轻蔑之嫌,有侮辱之意。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

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当别人给你倒茶倒满杯,或者倒酒只倒一点点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他在下逐客令,是时候起身走人了。当然,世事无绝对,现在很多人并不懂这些礼节,都比较随意,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6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