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记忆中的清明节总是在蒙蒙的小雨中度过。在懵懂的孩童时期,哪懂清明节所包含的那份思亲的愁,只知道,每到清明节,便又可以吃好吃的、出去踏青了。
家乡的清明节,除了扫墓必须的纸钱等物品,当做祭品的吃食也是花样繁多。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糕饼,卤肉切作的小菜,点着红点的小馒头、水果、花生、再来一壶陈年老酒,就是给逝去的长辈们最好的一桌“清明盛宴”。这些祭品每次都准备很多,但每样只用一点点去扫墓,剩下的就都给家里贪吃的孩子们了。爷爷奶奶总说:“以前啊,老人们总喜欢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哪怕坏了,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全家一起去扫墓,不仅仅是为了悼念老人,更是想告诉他们,我们这些子孙啊,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喽!”是啊,儿时总以为自己清明节偷吃的那一口糕点、多吃的那一口小菜没人发现。现在想想,可能这只是大人们用另一种方式告诉那些逝去的老人:放心吧,孩子们都很好。
作者简介
赵婧,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