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鬼头日”
鬼头日是什么呀?你们听说过吗?
其实,它是一个祭祀节日——寒衣节,也叫“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等,跟我们现在的“中元节(七月十五)”还是有区别的。
寒衣节,中国四大鬼节之一。其他三个“鬼节”分别是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
古时候,只要庄稼有了收成,古人就会祭祀祖先,以示孝敬,没有忘本。据说,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周朝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典,后来,在北方,这种活动慢慢演变成了纪念逝去亲人的节日。
「寒衣节,寒衣节,那么寒衣怎么送」
或许你们会很疑惑:就算寒衣节要给逝去的人送寒衣,但是,逝去的人已经长眠在地下,根本无法穿衣服了呀?
实际上,送寒衣并不是真的让逝者穿在身上,而是把作为供物的冥衣烧掉,就代表着已经把衣物给逝去的人送去了,以此来寄托对死者的怀念和深厚情意。
「活着的人也有寒衣」
在北方,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寒冷,所以,人们不仅要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过冬,也要给活着的亲人准备寒衣。女人会拿出棉衣,让孩子和丈夫穿上,男人则负责整理炉火,以确保顺利过冬。
「寒衣节的传说」
现在我们很少留意寒衣节了,但在古代,寒衣节是很受重视的,而且,关于寒衣节还有很多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要数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了。
据说在秦朝时,秦始皇将天下的壮士都抓起来去修建长城,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去了。眼看天寒地冻,北风凛冽,孟姜女决定去给丈夫送过冬的寒衣。她不远千里去长城寻夫,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已经被埋在长城之下。孟姜女知道后,悲痛欲绝,痛哭失声。一天天,一夜夜,孟姜女的哭声感动了上天,上天降下神谕,使长城轰然倒塌,孟姜女这才挖出了丈夫的尸骨。后来,便有了在寒衣节这天给死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
「鬼节」
古代过寒衣节时,人们会庄重地祭拜先人,摆放祭品,还要烧纸钱。尤其到了晚上,只见大街小巷间,到处都闪烁着小小的火堆,第二天早晨一看,满眼都是烧过的痕迹和纸钱的余烬,真可谓“路火千堆处处痕”。古人还把寒衣节与上巳节、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四大鬼节”。
「红豆饭」
寒衣节的饮食很丰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传统,比较常见的有红豆饭、荞面、莜面等。关于红豆饭,还有一个传说:十月初一这天,有一个牧童被地主打死,血把地上的米粒染红了,此后,人们便在十月初一吃红豆饭纪念小牧童。现在,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十月初一吃红豆饭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