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摆土地

家乡人迷信神灵,并把高龄的大树、土地庙宇、观音菩萨等搭上红绸,视为神灵参拜,格外敬重。文中的“土地”是用烧砖或石块在幽静处堆砌而成的庙宇,也称“土地公公”,摆土地就是向土地公公信仰供奉祭品的一种简称。

家乡人把“土地”看得很重,视为神灵。除了众人共用的土地公公外,还有单独在自家房前路口设立的私人土地,祈求家人出入平安。这种传承较为久远,祖辈们一直相传至今。逢年过节人们都会自觉地去拜祭土地,七月半的“鬼节”和春节更为凸显。或世道不平、遭遇坎坷,或生活烦心、灾难降临,或偶遇不幸,祈求平安等等都会买来香纸、刀头(猪)肉、一壶酒、煎几小块豆腐跑到土地公公面前去祈祷,作揖叩头倾诉一番。当然,也有带水果的。总之,只要心怀诚意,土地公公都会笑纳接受朝拜,朝拜后的主子也会心安理得的去过踏实的日子。

摆土地,一般是以男士为主,妇女不去;当地有传说“男不触针,女不近庙”。意思是男人不碰及女人的针线盒,女人不下塌男人敬奉(有违世俗)的土地。不过,这种封建思想保留几个朝代后,被现代的文明所取替。

规矩人定,人可不为!王寡妇的男人去年到武汉打工患上新冠病毒后就被地狱带走了,留下母女,家里没了男人就失去了顶梁柱,“摆土地”让她煞费苦心。心想,男人能敬奉,女人同样有敬奉的权力,她也想祈求平安。可前往得违背世俗,坏了规矩,真是“去否”两难,王寡妇踌躇后决定移风易俗,替代丈夫去摆土地。她摆土地还有别的意思,她想找个伴,她怕别人叫她“王寡妇”难听。于是,她凭借夜色偷偷摸摸上庙,因不懂摆土地的程序,香纸拿去不会点火烧,祭品放在篮子里也不会拿出来敬奉,随篮搁置到土地上约十分钟就回转了。这一幕正好被老光棍贱疤子看见,他既同情王寡妇命苦,又抱怨王寡妇清高,丈夫死后他是第一个去提亲被拒的人。贱疤子有些不爽,但还是忍着性子告诫自己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慢慢耗,总会把她追到手,他相信王寡妇的裤子是经不起几扯扯的。他从摆土地需要男人去办着手,告诉王寡妇“不会劁猪别揽马骟”,给她灌输“一个人生活在世上不算完整,只是圆球的一半,要想在世上滚动,必须找相配的半个球,一个家不能缺少男人和女人,少了哪一个都不行”。说得王寡妇心花怒放,最终被说服。王寡妇摆土地如愿甚喜,心想,贱疤子没结过婚,人勤快,只是脸上有点疤难看点而已,没有什么不好。摆土地能了结一桩心事,她也算明白了敬奉神灵的重要性。尽管她不懂,但很虔诚,土地公公还是包容、宽恕了她,还成全了她与贱疤子的好事。

伍君来是个不信神灵的大炮筒,满口假牙又大话连篇,说不得的偏说,做不得的偏做;甚至胆敢冒犯众人敬奉的土地公公,是个典型的伍大炮。不知是神灵作祟,还是他的冒犯所致,伍大炮在修田坎时,把手摔骨折了,到处寻医问药都未治愈,几年来都不能劳作,他断定是神灵在捉弄。别人摆土地他不去,别人出钱修缮他不出,还做些背弃人心的事,他的憧憬和希望一次次破灭。后来他反省自己,总结为:过于清高,生活消极,没有目标和向往,对神灵不尊,对现实茫然……此后,他痛改前非,为人变得谦和、友善,说话办事小心翼翼,骨折的手也被当地的民间草医给治好了。有人不解地当问草医,缘何当初不给伍大炮医治?草医说:原来的伍大炮为人傲慢,不明事理,不知天高地厚,没有民族信仰、违背世俗伦理,这样的人是无药可治,现在变了,当然有救了。草医的话很简捷,但有哲理和内涵。

摆土地是家乡的习俗和心灵寄托,人们用这种简朴的方式传递真、善、美,用朴真的心灵去寻求安慰,这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这片净土能佑人平安;在苦难年代,能佑人紧跟随党走,迈向新生活;遇有困难和不测,能佑人迎难而上,走出围城。人们虔诚的祷告、祈求、倾诉……都是希望神灵的护佑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传递的是人世间善良和美好,蕴含有古老的佛教文化。现在新冠病毒还肆虐全球,人们在祈祷中,莫非是让疫情彻底消停,还世界一个美好、祥和、幸福、安康的未来!

审阅:韩田梅

简评:“摆土地”的习俗,其实就是人们对土地的敬重和对自然的敬畏,是感恩天地、宇宙的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天人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看起来有点带有迷信色彩,其实是一种最朴素的生活观。

终审:严景新

作者:张龙飞,曾用名张珑辉。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8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