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火火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中国食具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石制、陶制向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器皿转变的过程,而沿用至今且闻名于世的是各式“中国制造”的瓷制食具。精美的堪称艺术品的陶瓷食具与“食不厌精”的中国饮食传统一道,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一道绚丽的风景。说到中国食具的显著特点,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中国人用筷子吃饭。中国人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
会食制被视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人无论是居家饮食还是在外聚餐,通常都是围桌而坐,同吃一盘菜、分享一锅汤。亲朋好友同桌共享美味佳肴,在中国人看来,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交活动,更是一种温暖和谐的感情交流。人类的进化,自上古的茹毛饮血到后来的烹蒸炒炸,自手抓食物到用筷子、刀叉、匙,似乎可从食物与食具的发展中窥见人类由原始演变到现代的历程。
瓷制食具中国人使用的烹调和饮食器具跟烹调技艺、饮食习惯密不可分。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流传下来的文物和汉字对其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中国食具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石制、陶制向青铜器、铁器等金属器皿转变的过程,而沿用至今且闻名于世的是各式“中国制造”的瓷制食具。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具不仅在材质上发生着变化,还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由粗到精、由厚到薄的变化过程。中国最早的炊具有陶制的鼎、鬲、镬、甑、甗等,后来陆续出现了名称相同但造型更精、形制更大的青铜器和铁器,在现存的文物中,除了与现在差别不大的盘和碗外,还有簋、簠、豆、箪、杯等,这些炊具有的也兼做盛器,但各有分工。
青铜器中国的酿酒历史很久远,后世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极多,由此可以推测当时饮酒的风气相当盛行。尊、壶、卣、罍、缶等都是盛酒的器具,饮酒的器具则包括爵、觚、觯、斝、觥、杯、盏等。
伴随着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达水平的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等一系列伟大发明的出现,中国的陶瓷工艺到宋代也有了空前的发展,食具也开始普遍使用瓷器。精美的堪称艺术品的陶瓷食具与“食不厌精”的中国饮食传统一道,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一道绚丽的风景。到中国食具的显著特点,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酒具觚人类进食的方式主要有三类
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主要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次大陆的一些地区;欧洲和北美洲的人用叉子进食;像中国人这样用筷子吃饭的还有日本人、越南人、韩国人和朝鲜人,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受华人的影响,使用筷子的风气也很盛行。大致算来,使用筷子的人口大约占到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筷子古称“箸”,说起筷子的起源,有一个神话传说在中国广为人知:上古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受命治水。有一天,大禹架锅煮肉,肉煮沸后需要等锅冷却才能抓食。大禹不愿浪费时间,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来。
叉子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肉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纷纷效仿,于是渐渐出现了筷子的雏形。大禹创造筷子的说法,是古人对英雄人物的美誉。从功用上看,应该是熟食烫手以方便夹取而产生的。而筷子在古代还曾被称为“梜提”,而“梜从木”,足见中国古代先民最早是以细树杆或竹为夹食工具的
筷子这项伟大的发明,与中国人多吃蔬菜的根、茎、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筷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某些中国菜肴和食俗的形成。比如,涮羊肉、长面条、凉粉等,正是由于筷子的参与,才使其个性鲜明,方便有趣。涮羊肉,如果不用筷子夹着薄薄的羊肉片在火锅沸汤中涮来涮去,那也就不会叫“涮”羊肉了。
筷子西方人吃西餐很讲究,一般右手握刀,左手拿叉,左右开张。中国人吃中餐也有一套自己的规矩,筷子吃饭,勺子喝汤,但只能用一只手,而不能像西餐那样左右开张,两手齐上。此外,用筷子吃饭还有不少习惯性的礼仪。一般要用右手拿筷子,古人有用右手持筷的训条;宴席中暂时停餐,可以把筷子搁在靠近饭碗的桌面上,而不要把筷子垂直插在碗中的米饭上,因为中国古代有以食品祭祖的风俗,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吃饭时不能一边同别人交谈一边用筷子指人,不能用筷子在食物中翻搅或用筷子刺东西,不能在别人夹菜时与之交叉去夹,不能用筷子敲空碗;吃完饭,要把筷子稳稳地架在空碗的中间;筷子不可一长一短,也不可用一根筷子吃饭,不能用筷子代替牙签剔牙,不能倒着使筷子,等等。
勺子作为中国人的日常用具,筷子的质料多取材于竹和木,而金、银、铜、铁、玉石、象牙、犀角等质料各异的筷子也不罕见。中国古代的帝王一般是用银筷,因为银器有一遇毒物即变黑的特点,能够确保饮食的安全。
筷子不仅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忠实的“侍者”,而且是一种值得收藏的具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因此中国许多地方都出产用料讲究、工艺独特的“名筷”。中国筷子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受到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收藏者的青睐。上海民间收藏家蓝翎先生慧眼独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筷子的家庭博物馆,收集了多种多双异彩纷呈的筷子供人观赏,其中有旅游点纪念筷、农村用的染布筷、蒙古筷子舞的道具筷、古代作兵器的铁筷和养鸟用的鸟筷等。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华侨收集有种筷子,其中还有一双中国古代某位皇妃使用过的金筷。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