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前的食品准备上

过年是个放松休息的节气。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把半个多月的食品准备好,因为过去在过年期间是不许动生米、生面的,这也是为了让一年都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们利用年节得到充分休息的一种措施吧。

当时准备的食品有:

杀年猪

过年杀猪,是春节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过了腊月十五,村里就要支杀猪锅了,杀猪一般有三、四人,户里把猪四蹄捆绑好,拉到杀猪场,通过捅,吹,腿毛,开膛,分匹(整猪一分为二),翻肠胃几个程序,猪就杀完了。杀猪时会有大人小孩在场观看,取出猪尿泡后吹起来,让小孩子当气球玩耍。过去宋曹烧锅用猪尿泡贴在酒篓里盛酒,据说一只猪尿泡能换四两酒。过去杀猪是不收费用的,猪鬃、猪毛,猪小肠归杀猪者。改革开放后,也开始收钱。

在六、七十年代,农户能不能杀猪,杀的猪大小,是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时一个生产队没有几户能杀起猪的,有的是卖半匹留半匹,大部分户都把猪卖给了收购站换钱用,到集上买几斤肉就算过了年。

蒸馍馍

馍馍就是馒头,是北方的主食。过去白面少,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蒸馒头要经过差面,就是面粉加水,加上适量的酵子(酵子是过去家家户户都有的,就是把上次蒸馒头时发好的面留下一小块备用)把面揉好,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醒,等面发酵好了,再揉面,差碱,把面揉光滑了就可以上锅蒸了。蒸馒头时还要蒸大卷、线卷、面鱼,面猪等用于供神的祭品,还会蒸糖包、萝卜馅包子等。

蒸年糕

过春节年糕是仅次于馍馍的食物,蒸年糕用黍子面,黍子面是粘面,要先淘米,再到石碾上碾,因米用水淘过,碾出的面含水分多,要用粗萝筛。蒸年糕时要放煮熟的豇豆,红枣,蒸熟后切成大块凉凉,再切1厘米厚的薄片,吃时蒸透即可。

做豆腐

豆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做一、二个豆腐要用两、三天的时间。先要壳豆,在磨子上把黄豆碾开,用簸箕簸去豆皮,把豆差用水泡展,用石磨磨成沫。把磨出的豆沫淘在特制的豆腐布袋里,人工反复压揉,挤出所有豆浆。之后再在铁锅里熬煮,俗称熬白汤。开锅后边煮边搅,直到锅大开。豆沫煮熟了,再淘到瓮里,当温度达到60度时(诀窍:用双手扶在瓮外边,感到很烫手,又能忍耐时即可)就可点豆腐了,俗语:“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指的这个过程。点豆腐时先用热水把卤块化开,用马勺(柳木制作,长柄)从下往上,使豆浆上下翻动,便翻动边倒卤水,边观察豆浆的凝结情况,等凝结的差不多了,就停止搅动和倒卤水,然后盖上双蓖,让豆腐凝结。这里如果卤水倒多了,称为点老了,豆腐汤发红,豆腐发硬、发涩;若卤水少了,豆腐嫩软,含水量多,吃着没劲。最后一道工序是淘包,把专用的包布铺在长方形的豆腐笼里,(也有用荆条编的筐代替的)放在专用的豆腐床上,用瓢把豆腐从瓮里掏出来,均匀地倒入豆腐包里,掏完后把包折住,压上重物,等把水分压完,用豆腐刀切块,再在锅里蒸,或用油煎,炸,到了这一步做豆腐的程序就结束了。

豆腐淘包后,家人都会吃一碗豆腐脑,加一点酱油、香油,这是儿时不不可忘却的记忆。在过去粮食短缺的年代,豆渣是绝对不会丢弃的,各户都会蒸豆渣饼子,蒸时掺上玉米面,加点盐,新蒸出的豆渣饼子很好吃,但吃多了就难以下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3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