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将至,这些云南所特有祭祀习俗绝对

中元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地官节或斋孤,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七月十四)举行,民间有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节日将至,家家户户也开始了自己祖先的祭祀。作为少数民族大省的云南,其祭祀风俗也深深的打上了少数民族的烙印,这些风俗与汉族的祭祀大不相同,而且还因为云南民族的众多而呈现出众多的风俗和仪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看看云南少数民族那些奇特的祭祀风俗吧,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彝族祭龙

By中国红河网

所谓祭龙,就是祭寨神,在滇南彝人眼里,寨神是祖先的象征。在建寨时,他们会选择村头地势较高的一处密林,把它定为神山,再在那里选择一棵杉树,算是神树。据说老虎嘴人的祖先,就附着于神树中,整个祭龙活动,也围绕着神树展开。

祭龙活动只有男人可以参加,无论长幼,都要去神山集中。祭祀用的黑猪是全寨人合钱购买的,而整鸡则是由那些想要转运的家庭,自愿捐献。龙头会把煮熟的猪肉分好,配上鲜花和芭蕉叶,供奉在神树前,以此来代表着整个家族对祖先的怀念。祭龙仪式开始后,男人们要依次在神树前跪拜,交上奉钱,然后由龙头带上芭蕉叶,作为家族凝聚力的象征。

每年农历二月开始彝人都要举行这隆重而繁复的仪式。

哈尼族祭龙

By美篇伊侬

哈尼民族祭龙节:祭龙日是居住在云南红河南岸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二月二日过节这天,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龙游寨仪式。走在游行队伍最前的是彩纸糊的龙头,接着是由男女青年簇拥着的由小伙子装扮的姑娘,跟在后面的是哈尼群众。他们敲着鋩锣、牛皮鼓,吹着巴乌,弹着四弦琴在村寨周游。

壮族祭龙

壮族祭龙节是马关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三举行。农历二月初一,各个壮族村寨都要祭龙神,壮族通称弄遮、弄处。

二月初一这天清早,每户出一男长者,先到村外龙山举行祭祀,求龙神保护农事,风调雨顺,万物丰登,初二、初三两天主要是祭本村的农神和社穆神。

纳西族祭天

By丽江长兴沙沙

祭天,纳西语叫孟本,是丽江、中甸等地纳西族古老而又最隆重的节庆。民间流传纳西祭天人和纳西祭天大的俗语,充分表明了祭天在纳西民族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祭天有春祭和秋祭。其中春祭又称为大祭,在春节期间进行,是春节活动的主要内容故春节大祭,秋祭在七月中旬举行,因而也叫七月祭天。

祭天有祭天场,一般是在离村不远风景优美的地方,用石头围砌成方形或长方形的场地,内有祭台,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尤其忌讳秽气,所有成员和用于祭祀的物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除秽仪式。

白族七月十四

by天气万年历

中元节在白族地区称为七月十四,以祭祀祖先为主要内容,在当地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由于居住地域的不同,大理地区的七月十四在各个区域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云南大理镇龙龛村的七月十四集合了家庭祭祀和村落祭祀两套祭祀体系,它们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完整的祭祀系统。大理白族地区的七月十四几乎都存在家庭祭祀仪式,但是村落祭祀仪式仅龙龛村独有。

景颇族《木脑纵歌》

《木脑纵歌》是景颇族具有浓厚仪式性和祭祀气氛的活动,在景颇族中,太阳和土地分别是天地间最大的神灵。除此之外,家神木代的权力在所有神灵中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木脑纵歌中除以将太阳和土地神绘画在祭祀木牌上,受到人们永久的敬仰外,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对木代神的祭祀和对祖先万里迁徙、为本民族创世纪造福于后人表示感激和怀念,同时也是作为向本民族后代进行传统教育,极为生动的歌舞形式。

《木脑纵歌》活动场地一般设在山寨中的平坦广场上。在场地的一边,人们高高竖起上面分别画有代表阳、阴两性的太阳纹和月亮纹,以各种形状线条来象征景颇族祖先,历经艰难险阻、跋涉千山万水最后定居于今日住地所走过遥远路程的4块高大木牌,木牌下还放置着具有图腾寓意的孔雀、犀鸟等吉祥物,作为整个《木脑纵歌》活动场地的祭祀标志。

基诺族特懋克

基诺族认为山有山神,地有地神,寨有寨神,谷有谷神。每年祭祀的活动很多,传统节日、喜庆丰收,生儿育女、天灾人祸都要祭祀神灵。

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是特懋克节(基诺族的年节,即过年的节日,时间为每年2月6日至8日)时的祭太阳鼓。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一般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祭祀活动还有喏嫫洛祭创世神阿嫫杳孛和好希早节时祭祀祖先,还有叫谷魂、祭大竜、祭小竜等十多种。

祭祀活动均有特定的规矩,一般要杀猪、杀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祀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大的宗教活动由卓巴、卓色主持,全寨人参加,并由不脱产巫师白腊跑和莫培念经。

云南苗族只趾男和只杲生活动

祭河by三苗网X智慧苗族

相传,很久以前洪水漫天把人类淹死完后,趾男和杲生躲在牛皮鼓里面幸运地活了下来,然后他们兄妹经过滚石磨、栽连根树、抛针线、切冬瓜娃娃等仪式结为夫妻,之后渡过一条大河,在河边建盖茅草房,在大石头上画出服装图案,从此繁育了人类。

苗族纪念趾男和杲生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纪念趾男在上半年春分这天,这一天叫趾男日,都在山顶举行,有避洪水、山坡滚磨双双合、隔河栽树树相连、只趾男、长竹宴等活动;纪念杲生在下半年秋分这天,这一天叫杲生日,在低河谷举行,仪式分:祭树、祭水、祭山石、送亲、渡河、半路午餐、迎亲、制背带、传授被孩方法、木叶宴等环节。

活动来自苗族民间一个古老的故事传说,衬托出苗族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生活经验和苗族自古以来就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真实写照。

独龙族剽牛祭天

剽牛祭天仪式是独龙族最庄严最热闹的庆典,通过祭天仪式祈求上天的保佑,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独龙族人们吉祥如意、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一般为每年秋季择日举行,最主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是年节卡雀哇上的仪式。

届时,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家族长或巫师把一头膘肥体壮的大公牛牵到村中广场中央,由一个被推选出来的年轻妇女在牛角上绕彩色珠链,并在牛背上披盖独龙毯。这时,其他祭品均按一定方式摆放妥当,家族长者在一派肃穆中点燃广场上的松明和青松毛,带领大家面向东方叩头念祝词,使祭祀典礼进入高潮。接着,十乡八寨中最勇敢的年轻猎手出场,他手持锋利的竹茅,对准牛的心脏部位猛刺过去,刹时,随着大公牛的轰然倒地,广场上的人群欢声雷动,人们自动地围成圆圈,敲起芒锣,挥舞弓刀,跳起欢快的牛锅庄舞。最后,所有参加剽牛仪式的人都平均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喝酒聚餐,共庆佳年。

哈尼族祭竜节

祭竜节是哈尼族主要的祭祀节日,一年有两次。正月竜是祭祀寨神,祈求灭灾降福,人畜兴旺。三月竜是农业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竜神的象征通常是万年古树,称为竜树,过去每形成一个村寨,不论十家八家还是一户人家,也要首先在寨头选定地点栽培一棵树,这棵树就是竜树。两次祭竜活动都要在这棵树下举行,据说竜树能起到保护寨子的作用。

哈尼族的祭竜节从祭竜当天开始,要棚竜门三天或七天,在棚竜期间不准砍伐任何活树木,不准把家中任何东西送给外人,不准打人骂人。由于哈尼族人祖祖辈辈重视祭竜,注意保护竜山的一草一木,所以,现在的哈尼族山寨的确是森林茂盛、鸟语花香、民族文化丰富、风土民情别样的好地方,也是值得人们一游的人间景观。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祭侧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汇报工作,祀则侧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对自己未来的新工作,给予新的指导、教诲和启发。云南少数民族还有很多,当然很多的祭祀风俗小编也还未一一列举,我想我们最该做的就是,遇见了就接受与尊重,尊重当地人的民族信仰,尊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美好愿景!

///

编辑:瓶儿

文图由云游网整编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4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