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参加了一场婚宴。通常来说,农村的宴席更讲究经济实惠,但没想到刚开席,桌子上就摆上了10只鲍鱼,每人一只,非常大方。
我边吃边纳闷,鲍鱼不是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高端海产品吗?平时平民百姓家里都舍不得买,为何现在会出现在农村集市上呢?经过聊天后我才知道,这些鲍鱼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昂贵,一只才不过元,难怪农村的酒宴上会出现鲍鱼。
那么,作为曾经的贵族食品,被誉为海洋“软黄金”的鲍鱼,为何会跌到元一只都没人吃的地步呢?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01、贵族食品鲍鱼:从贡品到国宴佳肴鲍鱼,这种贝类海味,被誉为“鲍、参、翅、肚”四大海味之首。在古代,它是皇帝的贡品,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它又成为了国宴上的佳肴。
鲍鱼并非鱼类,而是一种贝类,其种类繁多,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种,其中常见的有0种,而我国沿海一带则有7种常见的鲍鱼品种。
我国是鲍鱼养殖大国,95%的鲍鱼都来自养殖,且在过去10年里,鲍鱼养殖规模增长了4倍之多,其养殖量占全球的80%。
早在战国时期,宰相管仲就曾下令国民捕捞“盾鱼”,而鲍叔牙则对盾鱼爱不释口,民间因此将盾鱼命名为“鲍鱼”。《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鳆鱼,乃王莽所嗜者!”这里的“鳆鱼”指的就是鲍鱼。王莽酷爱鲍鱼,一次,他在战争中失利,暴怒之下想要屠村泄愤。当地村民得知后,特意煮了一碗鲍鱼汤,他品尝后怒气全消,便不再下令屠村。
到了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也对鲍鱼情有独钟,甚至下令死后以鲍鱼为祭品。由于权贵们的追捧,鲍鱼的价格一路飙升,一枚鲍鱼的价格甚至高达数千钱。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是个美食家,他不仅喜食红烧肉,对鲍鱼也是赞不绝口,称其比肉灵芝还要美味。
康熙皇帝也爱吃鲍鱼,还经常在各种庆功宴上赏赐给将军们。此后,鲍鱼成为了清朝皇帝的必备珍品,并衍生出了“全鲍宴”。而沿海官员在进京朝见时,也都会选用上等鲍鱼作为贡品,当时整个社会的达官贵人都以食用鲍鱼为荣。
新中国成立后,鲍鱼也频繁出现在国宴上。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特意准备了斤鲍鱼供其享用,赢得了外宾们的一致称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鲍鱼一直是只有贵族才能品尝的美食,是权贵和地位的象征,其价格自然也是居高不下,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受。
02、今跌至白菜价鲍鱼,被誉为“海珍之冠”,其高昂的价格却在近年来持续走低。在山东的一个码头,央视记者采访发现,15头的鲍鱼仅售6元,20头的鲍鱼价格为2元,更小的鲍鱼价格更为低廉,一个鲍鱼才1元钱。连江县鲍鱼协会会长老吴表示,过去10头鲍鱼的售价可达到-元/斤,但如今已跌至45元/斤。尽管价格降低,但鲍鱼的品质与往年相比并未下降。
在广州的海鲜市场,12头鲍的批发价为0元/斤,6头鲍的报价为5元/斤,价格大幅下跌,商家只能硬着头皮销售。在昆明的一个市场,由于鲍鱼产地并非沿海地区,其个头较大的价格为10-15元/只,小一点的价格为-4元/只,但与往年相比仍便宜不少。
在外卖平台上,鲍鱼捞饭也已平民化,0多元就可点上一份美味的捞饭,还附带一整颗鲍鱼。在北京朝阳区,一家捞饭外卖的销量可达-单,许多消费者表示价格便宜、口感好是他们选择的原因。
鲍鱼价格持续下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