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安阳殷墟王陵区的西北冈祭祀坑内,考古人员发掘出一件青铜单体甗,外观看起来平平无奇,令人意外的是甗内却有一颗人类头骨。按理说,既然是普通的炊器,可里面居然出现了一颗头颅,这难道这是生意人的口粮?一次发现有可能是孤证,可是接连的发现,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殷墟遗址
年,一块甲骨文的出土,终结了仓颉造字之谜,殷墟考古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一座古代皇朝的首都和辉煌的商文化昭然于世,它坐落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区的洹河南北两侧,小屯村为中心,占地30平方公里。周灭殷后,武庚被封于此地,后来武庚造反,殷民迁移,成了一片废墟,所以才有了殷墟。
殷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有文献记载、考古学、甲骨文记载的都城遗址,因此,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殷墟发掘出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多年前的商朝都城面貌,为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青铜文物遗存
作为中国青铜器时代的第二个朝代,殷墟的青铜器文化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它以青铜礼器为基础,形成了一种以等级为中心的礼仪体系,并在中国持续了几千年,在整个世界的青铜文明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东方色彩。殷墟地区出土的青铜制品品种丰富,器型厚重,装饰华丽,铸造技术精湛,已达史无前例的水准。
在这些文物中,以王陵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为著名,此鼎高公分,口长79.2公分,重千克,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这尊大鼎,造型宏大,雕刻精细,以雷纹为底,以饕餮、夔纹为主要装饰,整体呈现出一种沉稳、庄严、神秘的气息,是中国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融合,堪称青铜艺术的瑰宝,艺术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商朝的祭祀文化
祭祀是人类最早的一种活动,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末期,在世界各地的人类遗迹中都可以找到祭祀的踪迹和记载。商代的祭祀文化是十分浓郁的,从这些墓葬中发现的大量精美的青铜祭品就可以看出,商代是一个很注重祭祀活动的国家。商代墓葬中,常有犬、马、猪、象、人的尸骨;整个生物都是陪葬的,这样才能让亡者在地底生活得更好。而在一些遗迹中,还发现了一些动物的肢体,这些都是祭祀用的。
祭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动物肢解,然后放在青铜器皿或陶器里;另一种是屠宰后直接放入容器内,或置于器皿中,或直接埋入地下。但是,除了常见的猪、牛、羊等动物的祭祀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可怕和常见的祭品:人祭。
带人头的青铜甗
在殷墟博物馆中,有一种类似于蒸汽的青铜鼎,它就是甗,其构造非常的清楚,分成了两个部分:下面是鬲,用于烧开水;上部为甑,用以盛装食品。至于中间,则是用带着漏孔的篦子相隔开,用水蒸汽将食物烤熟。
青铜甗被发现时,青铜甗里煮人头,食人还是献祭?在甲骨文卜辞中,我们也找到了采用甗这种独特炊具进行烹饪的做法,这更加说明这种青铜器煮人头的操作,并不适用于常规食物的打开方式,它的享用对象应该是商人极为尊崇的鬼神。商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成为鬼,鬼神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自然也需要吃饭、喝水,拥有各种享乐活动,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是最好的祭品。所以专家们推测,是先砍掉殉人脑袋放在甗内进行祭祀活动,再完成陪葬。
而对发掘出的甲骨文进行整理,所获得的资料更是惊人:记载人祭的文字张,卜辞条,仅在商王武丁时代,就有多块人祭甲骨,多条,供人牲达多人。有学者统计,在大型祭祀活动中,商朝人曾最多一次让五百多人献祭。
至于为什么会用这种可怕而又血腥的方法,无非就是商人们这样做,一来是为了获取财富,二来也是想要树立统治权威。频繁的战争会导致大批的囚犯被抓起来,而在那个时候,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喂养他们。因此,许多战俘被作为祭品而被杀死。一些学者猜测,这与美洲阿兹特克帝国的情况很相似,都是出于卑贱和屈辱的历史,他们采用了恐怖手段,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动物,以及将谋杀作为一种宗教。
小结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迷信的时代,同样也是从野蛮愚昧向文明开化的过渡时期。作为?中华文明?进程?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全面的?认知?它?。不知来,视诸往。文明并非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历史的残酷与阵痛。殷墟发掘与研究、保护与利用须站在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定位上,它在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的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要坚持携手合作,保护好和传承殷墟这一人类共有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读文说史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