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流传着很多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光是正月的传说,就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民间在正月初四都流传着怎样的故事?
大年初四的传说
首先正月初四又被人们称为羊日,这个称呼是源于女娲创世的传说。据说女娲来到人间,看见人间一片荒芜,太过冷清。因此就想制造一些生物,给这个世界带点生气。于是便给河边的泥土施上魔法,开始随心所欲的捏一些东西。她连着捏了七天,才终于让这个世界有了些活力。在这七天她依次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人。因此正月初四作为新的一年的第四天,便也依据这个传说被称作“羊日”。
女娲创世关于初四,人们有这各种各样的习俗,这些习俗自然也是由传说生成的。首先第一个习俗,就是人们在这一天要“接神”。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腊月二十四有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那么初四便是众神下凡上班的日子。其中人们最为注重的便是财神,毕竟谁不希望自己能够财源滚滚。关于财神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广为流传的便是九大财神的传说。传说财神不止一位,一共是有九位,分别掌管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财运。而且这九位财神都是因为人们对他的尊敬而被“神仙化”的,其实他们本身只不过是少有卓越的优秀人才罢了。另外在他们当中有几位我们都比较熟悉,在一些历史书上或者影视剧中,均能看见他们的身影。
财神首先第一位财神,便是夏朝商国的第七任国君王亥。据说是他最早提出让国家大力发展生产的想法,也是他第一个发明了牛车,促进了周围国家的贸易往来。现在我们称呼搞贸易的人为商人,多半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因此他也可以被称为是商业始祖。后来随着他名声越来越大,后世的人纷纷都信奉他,慢慢的便把他“神仙化”了,说他死后,因为贸易的天分,被玉皇大帝封为中路财神,专管六十岁以后的人的财运。
王亥第二个财神,如果你看过《封神演义》的话,应该对他很熟悉。没错他就是那个忠心耿耿,但被纣王挖了心的比干。传说他在被纣王挖了心后奄奄一息,不一会就魂归九天了。后来姜子牙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赶到他的府邸前来追吊他,顺便给他服用了自己的灵丹,比干也因此得以复生。但是由于他的心肝不在了,所以对自家的财物也不是很看重,开始四处的散播自家的财物。所以渐渐的人们因为比干的大方、没心眼便把他尊称为财神。后来在代代相传中,这个传说慢慢流传出多个版本,也有人说比干是因为没了心肝不会偏心,所以才被玉帝赏识,封为了财神。
比干第三个财神便是关公,相信大家在生活中或是一些影视剧,都能发现有些商铺都会摆关公像。对于这一行为,有些小伙伴可能不太理解。毕竟我们再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关公应该是武将,怎么会被人们当成财神敬奉呢?这主要是因为关公的武力值太过厉害,有点盖过了他对贸易的天赋,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他的经商天赋。其实相传关公在生前特别擅长理财,现在好多的理财的方法,其实都是他所发明的。因此后世才会称他为“商业之神”,希望通过敬奉他,能够让自己经商的水平有所提高。
关公最后由于篇幅的原因,就只给大家科普这三位人们比较熟悉的财神的传说,其余的几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搜索。
接灶神的规矩
一般在正月初四,根据民间习俗,人们要在这一天接灶神。关于接灶神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和忌讳,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都有着什么样的讲究?
首先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在这一天家里的人不能出远门,要保证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迎接灶王爷。这个讲究则是源于老一辈人世代相传下来的观点,据说灶王爷下凡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点名查户口,好清楚家里有几口人,以便新的一年赐福给家里的每位成员。不过现在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科学,这一讲究也逐渐被淡化。现在人们初四留在家里,多半是因为前几天过年走亲戚累了,需要缓冲一下。
其次需要注意的就是迎接灶神的时间,在民间有一个说法是“送神早,接神迟”,因此在接神的时候,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下午四时就刚刚好。
最后就是迎接灶神的祭品,在古代和旧时农村地区,人们对于祭祀用的物品十分注重。光是祭祀用的牲畜,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大三牲和小三牲。其中大三牲是指牛羊猪,而小三牲则是指鱼和鸡。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准备一盘米和一把糖。前者寓意五谷丰登,后者则是寓意生活甜蜜。最后在祭祀仪式完后,人们还会放鞭炮庆祝,以表达对灶王爷的尊敬和欢迎之情。
以上就是关于接灶王爷全部的流程,不过这些规矩现在几乎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农村地区或许有些人还会讲究这些,但是在城市人们一般对于这一习俗都百无禁忌了。毕竟现在由于空气污染的缘故,很多地方都被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了。
结语:
或许现在以我们科学的眼光来回看这些传说或是习俗,多多少少有些荒诞。但是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这些习俗则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尊敬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最后关于大年初四的传说你还知道哪些?可以在评论区里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