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时光悠远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赵大明

时下,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期。“春管”这个词,一般人可能会感觉陌生,但种地的行家都知道,它全称是“春季田间管理”。聊起这个话题,自然绕不过“粮食”二字。在我省,有这样两个县城:它们历史悠久,上古时期已有先民居住;它们都曾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也都曾是贫困县,又在同一天——年5月9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两个县城,就是濮阳县和太康县。

濮阳县位于我省东北部,地处黄河之滨、豫鲁两省交界处。夏时,这里称昆吾国,战国时因在濮水之阳始名濮阳,秦嬴政七年置濮阳县,之后朝代更迭,曾沿用“澶渊”“澶水”“澶州”“开州”等名称,民国时复称濮阳。上古时期,颛顼、虞舜及其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开启华夏文明;春秋卫国在此建都长达年,孔子以文化人,十年居卫,促成礼仪之邦。中华张姓、柳姓源于此地。年,在县城发掘出距今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轰动中外,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因此被誉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

太康县位于我省东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公元前21世纪,夏王太康在此筑城定居,秦嬴政二十三年(公元前年)始置阳夏县,属颍川郡;唐属河南道淮阳郡,明、清属河南开封府。县境内已发现的古城遗址有方城遗址、槐寺遗址、陶母岗遗址、刘庄遗址、冯异台遗址、玉皇阁遗址等,现存有太康陵、仲康陵、陈子禽陵、高子羔陵、扶乐城汉墓等古墓,墓砖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在当地文庙,有全国罕见的立体龙雕。太康道情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康道情剧团被誉为“天下第一团”。

有粮的地方自然就有美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也就多了不少独特的烟火气。在这两座小城走走逛逛,和当地人聊聊历史、谈谈当下,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诗意。

濮阳·濮水小镇王思刚摄

濮阳县——

春风荡漾话龙城

文:肖平

杨柳吐绿春又回,陌上谁家紫燕飞。九曲黄河润龙乡,沧桑厚重著丰碑。

这里,是“中华第一龙”出土的圣地。年,濮阳县西水坡水库动工现场,左青龙、右白虎的蚌塑龙虎图案横空出世,石破天惊,“龙都”之名从此诞生,载誉神州。

王思刚摄

这里还是颛顼遗都、帝舜故里。卫国都城高城遗址深埋于地下,瑕丘庙会延续千年,香火鼎盛。

这里走出过名相吕不韦、兵家吴起、贤臣汲黯、“和圣”柳下惠,烛照千年,辉映八方。城南的濮阳湿地公园,还有秦始皇跑马修金堤的金身铜像,威风凛凛。

在濮阳县古十字街,中心阁、四牌楼古朴典雅,周边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走在一块块磨得溜光圆滑的青石上,可以想见当年的车水马龙和盛世繁华。

本报资料图片

四牌楼是明清风格的代表性建筑,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琉璃熠熠生辉。顶脊有八只蹲狮,栩栩如生。四角各有小兽下垂铜铃,风吹铃响,别有韵味。四面各有巨大的匾额,北曰“北门锁钥”,南为“河朔保障”,东书“颛顼遗都”,西写“澶渊旧郡”。四牌楼已经成为老城的文化品牌和厚重的历史象征,如果来了老城不去看一看四牌楼,实属遗憾。当置身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当地百姓摩肩接踵时,名吃“王五辈壮馍”那焦香的味道扑鼻而来,你一定会感到饥肠辘辘;还有“六百居香肠”“渠村黑驴肉”等名吃传承千年,历久弥香;油条、豆沫、胡辣汤、“呱嗒”、馄饨、凉皮等地方小吃,同样香津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尝完美味,不妨听听流传千年的“清官惩贪”故事。明朝时有一位官家少爷,倚仗权势欺男霸女、鱼肉百姓,无法无天,老百姓告来告去,历任官员都拿他没办法。说是他家祖上救过朱元璋,有免死金牌,这世上“没有杀他的刀,也没有捆他的绳”。告到御史侯英那里,侯英就派手下四下查访,将此人罪状一条条收集起来,并命令手下挖一个大坑,把此人推到坑里,一人一把土埋了,既没有用刀也没有用绳。能工巧匠在此建了四牌楼,据说也是为了镇恶驱邪。

传说终归只是传说,但一代代老城人信以为真,对四牌楼充满敬畏。逢年过节时,便有许多人来此地祈求四牌楼屹立永存。

穿过四牌楼,折向北走大约八九百米,可以看到老城人引以为傲的明代八都坊。这里的牌坊几经风雨,曾经腐蚀严重,如今已被修缮一新。八都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濮阳籍官员纪著、侯英、李珏、史褒善等八大名臣共同建立。据说,当时坊之南北各有两个下马坊,文官路过下轿,武官路过下马,皇帝到此也得龙行三步,足见这些名臣的威望。

到了老城,还有一个地方必须去看看,那就是御井街的回銮碑。公元年,北宋边境不宁,辽国进犯中原,兵临城下,直逼东京汴梁。在宰相寇准劝说下,宋真宗御驾亲征,亲自上城擂鼓助威,士气大振,一举打退辽兵。为了休养生息,双方议和,订立了“澶渊之盟”,换来了边境安定团结百年之久。

穿越千年时光,濮阳老城里的种种历久弥新,飘散着城市变迁的烟云,记录着割舍不断的往事……

二月二,祭黄河

文:刘小江

祭祀黄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竹书纪年》记载,黄帝、帝尧、帝舜、帝禹都曾祭拜过黄河,尧禅位于舜时亦曾举行隆重的黄河祭祀仪式。在濮阳,这一传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濮阳·公西集村祭黄河仪式一瞥刘小江摄

濮阳县渠村乡的黄河岸边,有个公西集村,祭祀黄河已有千年历史。每到二月二,公西集村家家户户都会蒸花糕、置办祭品,比过年还隆重。上午9点整,祭祀队伍从二贤祠启程,前有双龙及锣鼓开道,几十位女村民端着花糕、供品随行,四个男村民抬着祭桌,上面摆放着猪头大供、龙王神像,后面则是五彩龙旗压阵。

供桌安放在黄河岸边,供品依次摆好,大家三拜九叩,祈福黄河保一方平安,最后祭品沉入黄河。整个祭祀仪式庄严古朴,一招一式富含文化韵味,仿佛让人穿越到了上古时代,深深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而祭祀中的“献玄圭”“沉祭品”等,更是上古祭祀黄河文化的活化石。

为啥是二月二?说起来,这与一则神话传说有关——很久以前,公西集村和大闵城一带的老百姓打鱼种稻,日子过得都不孬。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一条黑龙,横行霸道,呼风唤雨,不是淹庄稼就是冲毁村庄。有一年的二月二那天,东边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身穿黄袍,慈眉善目,东瞅瞅西看看,走走停停。走到二贤祠大门前时,他停下脚步,对守门人说:今天我来赶庙会咧,咋都不见人啊?守门人说:老爷爷你是不知道啊,自从跑过来一条黑龙,俺这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庙会也没法办啦。老头说:我有办法把黑龙撵走,今天落黑儿前,你们从庙里装一布袋香灰和七只老公鸡放到黄河边,摆成七星的形状就行了。村里人将信将疑,按照吩咐在黄河边摆放祭品,躲在远处一棵大树的后面观看。不一会儿,只见黄河上空电闪雷鸣,一条巨大的黄龙和黑龙打斗起来,越斗越激烈。巨浪滔天,惊天动地,最后一声炸雷,黄河恢复了平静。第二天,人们跑到黄河边,只见地上血迹斑斑,只有一件黄袍子放在那里……大家把黄袍子恭恭敬敬拿回村里,又集资建了一座龙王庙。从此,这一带平安无事,庙会的香火也越来越旺。而每年二月二祭黄河,也成了村里的老习惯。

平日里,75岁的村民申玉合东奔西跑,为游客和参加研学游活动的学生们宣讲礼仪、做示范,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这些老礼仪都是上辈人传下来的,到了咱这一辈,得继续把它传下去,老传统不能断。”而68岁的申洪朝当过多年村长,退休后负责二贤祠的管理和祭黄河活动安排。为了宣传黄河民俗文化,他积极撰写资料,担任讲解,起早贪黑地为公西集村的黄河文化品牌建设忙碌着。今年的祭黄河活动,他又成了大忙人……

河水滔滔,奔流不息。精彩的黄河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太康·涡河岸边尚国军摄

太康县——

玉皇庙的红色记忆

文:王在礼卢全华

太康县逊母口镇叶岗村是个较大的集镇,也是一座古寨。村西门里和南门里之间的寨壕边,有个古老的玉皇庙,大殿坐北朝南,勾檐挑角,琉璃瓦覆盖,柱上盘龙惟妙惟肖。周围的白杨树高大挺拔,院子里花团锦簇,蜂蝶飞舞。这座庙宇的故事,还是值得说说的。

明朝时,叶岗出了个名人叫马天官,曾被皇帝请去教育子孙。多年后告老还乡,他奉命整修叶岗玉皇庙。该庙当时占地数十亩,有七十多间建筑,园内广种奇花异草,遍栽古树名木,颇似一处官家园林。斗转星移,虽几经兴废,这玉皇庙连同马天官的故事竟也延续下来,为叶岗群众津津乐道。庙里那口水井,据说也是马天官重建玉皇庙时为了汲水浇花所掘。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口井仍是清泉涌流,淡淡的槐花香味沁人心脾。叶岗西门里到南门里一带的群众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年下半年,日寇进入太康境内,经常下乡扫荡。一次,日军突然攻破叶岗东门,全村男女老幼都被驱赶到玉皇庙里,人群里也有一些未及撤退的游击队员。男女分开,各占一边,日军命令村民领人,没人认领的就是游击队员。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几位叶岗人主动认领游击队员而舍弃了自己的亲人,无人认领者均被杀害……

那一时期,我淮太西县抗日根据地创始人薛朴若也在这一带战斗过。一次,他经过叶岗,在逊母口南地遇到敌军,发生战斗。叶岗民兵队奋勇向前,掩护薛朴若撤退。民兵队队长刘玉堂身体强壮,见情势危急,背起受伤的薛朴若一口气跑了五六里地,甩掉了敌人。看来,这座玉皇庙不仅有着神奇的传说,更有那个年代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毁于战乱的玉皇庙于年4月重建,竣工后,当地村民演出大戏五昼夜以示庆贺。现在的玉皇庙占地约平方米,庙宇三间,庙碑三块,每年六月初一是庙会日。虽没有了昔日的规模,可它在新时代有新气象。玉皇庙文艺队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和三六九日都演出,每年正月初九、三月三都唱戏起会,举办文艺汇演和物资交流活动,场面十分热闹,令人流连忘返……

太康·村子里的压水井尚国军摄

胡辣汤配肉盒

文:魏新永

太康县王芋头街西头儿有几家小吃。路南有羊角包子、炸糖糕,路北有胡辣汤、豆沫、锅盔、炸肉盒和水煎包。路南的是“走客”,不停留;路北的是“留客”,店家准备些小桌小凳,规整排着。三三两两的顾客坐下,大声报:“胡辣汤三碗,不加醋。”“豆沫一碗,水煎包五个。”然后聊着天等着端过来。也有心急的、架子小的,站在汤锅前等店家盛好,自己端到桌子上。

王芋头街熬胡辣汤的就那几家,全城妇幼皆知,马家最出名。想在外吃早点,喝胡辣汤的都直奔马家。生意就是这么怪。马家人会说话,人也勤快。他们凌晨三点就起床,点火烧水,洗大骨头熬汤,骨头都是羊骨头。下锅时加些老汤、大料,再放些羊肉,一直熬到羊肉熟烂、骨头酥,一锅白丝丝的汤熬出来算是半成品。然后加些面粉、粉芡,放些黄花菜、海带丝、粉条、葱姜、胡椒、黑木耳,再点火熬制成品。怕煳汤,一个人拿着大铜勺不停搅拌。

天微亮时,马家的胡辣汤就已盛在大木桶里等客来。白瓷花边碗,一摞摞安稳地躺在木案上。卖汤的马老二心情好,喊几声:“热哩!刚出锅的胡辣汤!”有时候不喊,喝汤的排队呢,顾不上喊。胡辣汤讲究的是辣,加些香醋、麻油,得劲。莫嫌羊肉少,加点钱,可以多放点。加钱的不多,随大流,多几片少几片无所谓,喝汤哩,又不是吃肉。

除了马家的,还有逊母口的,也有打着招牌说是西华逍遥镇的,具体谁也不去考证。喝汤的说哪家的好,哪家的就是正宗的。正宗二字,在人的心里。

外地人的早餐桌上,常有油条、油馍头之类,而在豫东一带,很多人喜欢吃肉盒。在太康,李家的肉盒算是比较出名的,个儿大、皮薄、馅多。人都说老李厚道、实诚,老李笑呵呵地说,做生意嘛,就得这样,不然咋招客人呢。

魏新永摄

老李的铺子,也开在王芋头街。好肉盒这口儿的,都要停留,吃几个肉盒,喝碗热汤,养胃。铺子前支起炉灶,灶上架着生铁锅。一大早,老李倒满一锅油,点火温油。老李的媳妇五点就起床泡粉条、剁肉馅了。和好的面,在簸箩里醒的白白胖胖的,上了案子。分面团、擀面皮、包肉盒,都是内当家的活计。老李站在锅前炸肉盒,招揽客人。客人坐下来,报上数量,老李噼里啪啦,把肉盒十字分身,端到客人面前。未拿起竹筷,热腾腾的香味已钻入鼻孔,引出馋虫来。

肉盒好吃与否,全靠馅子。老李调馅有讲究。他把羊肉洗净、剁碎,加入秘传的大料,还有生抽、老抽,拌匀后加入葱姜末,将高汤泡好的粉条切碎,加入热油、盐,再搅拌一次,最后淋些芝麻油。这些工序,都是他们两口子完成。他解释说:“怕别人不舍得加料,砸了生意。”他还神秘地指指心口:“关键在这里,谁舍得放油,谁家的就好吃。那些油啊,要天天换新的,要是舍不得,只顾省钱,会好吃吗?”

有几年时间,我调到新疆工作,馋胡辣汤和肉盒了,寻遍了几条街也找不到。碰到豫东的老乡,讲起家常来,也常常提到家乡的这些小吃。远行更思乡,这乡愁里,少不了那些美食的味道啊。

版面制图:周鸿斌

《河南日报》年3月19日12版

编辑:河南日报文艺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6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