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潮俗分析社,我是小社,欢迎收看本期内容,今天要分享的是在潮汕众多的祭拜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在祭品上也有讲究,不同的习俗活动,祭品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在潮汕地区祭拜活动非常盛行,在岁时节日,或者是在生活习俗中,都是能见到的,不管什么节日和活动,都少不了祭拜活动,而看这些祭品就能大致祭拜的是何方神圣,或者是哪些活动?在潮汕地区,不免祭品中有整只动物的,最常见的就是牛、猪和羊。如果以牛做为祭品,基本只会出现在葬礼之上,而如果是猪样,多数情况下是在人的生命礼俗上,例如,成人礼、大寿,或者成婚。还有在一些团体性的祭拜活动,例如年终的谢神会上,或者神诞之上。如果在潮人祭拜活动上,基本上就是这种类型的。在小社之前分享的习俗活动经常能见到“三牲”,也就是鸡、鱼和猪肉等等,但这里的猪肉并不是整一只,而是一块。用于祭拜一些普通神明,例如“灶神”、“土地爷”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五牲”,一块猪肉、一条鱼,鸡鸭各一只,还有一付猪肝等等,猪肝也可用其他代替,一般祭拜“天公(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等祭拜活动上,也应用在一些人生礼俗中,成人礼节,或者婚事之类的喜事,还有就是在丧事上。除了上面二种,还有不常听到的“小三牲”,跟“三牲”有点区别,猪肉小块一点,还是鱿鱼代替鱼,而用鸡蛋象征鸡肉,一般情况下,多数用于祭拜一些神兵神将的活动上。在潮人的祭品中,还有一些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食物,还有,例如一天三餐的饭菜,但是菜式要十二种以上,一般会在七月半“中元节”之上用于祭拜祖先或者“孤魂”。还有“粿盒”,并不是一种食物,潮人称这些鲜果、糖果之类为“粿盒”,一般会用于祭拜家中供奉的“神明”。还有潮汕离不开的茶,一般在祭拜祖先或者“神明”的时候,在供桌上面一般放有三个小茶杯,但里面并不是装着茶水,而是茶叶。这也是潮人生前视茶如命,死后子孙用茶孝敬祖先,这也是潮人尊老爱幼的表现。在潮人的祭品中,多数为生活中食品和潮汕美食为主,直到今天,大多数的祭品采用“粿盒”为主,因为其他三牲之类的食物,在祭拜结束后,有一个现象,就是吃不完,然后存放着,要吃上好几天,而且放久这是东西都难吃。但“粿盒”大多数是零食类,可以存放很久,而且放久也不难吃,所以非常盛行。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收看本期内容,对于潮汕的祭品中,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小社的,可以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