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马剑镇上和村初十祭祖千人聚,孝承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69081.html
上和何时开始居人,似乎已无从考证,但最早这里叫“尚河”。在陈氏先祖迁来之后,此地名称改为“上河”,合“吾族居孝源之上游”之意。清光绪四年(公元年),筱堂公改“上河”为“上和”,至今。

六百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叫陈文德的人,走在诸暨通往浦江的路上。此行的目的是到一个叫檀溪的地方会友,那里有他同族。

行至浦江与诸暨的交界地带。他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山岭,吸一口清爽的空气,正要奔向乔竹岭时,他的目光又朝东南方向的谷口瞥了一眼。正是这一眼,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与这山谷里的小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数年以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年),陈文德决定迁徙到这里居住。他就是上和陈氏的始祖——龙二公。这一年他33岁。

每年农历正月初十是上和村陈氏祖先龙二公的诞辰日,拜太公的所有事宜,由八个房族轮流操办,承办房称“值年房”。依次为:光裕堂,里厅;树德堂,下新屋;小务本堂,新田顶;崇厚堂,上新屋;百福堂,小房;怀德堂,前新屋;务本堂,新厅;修德堂,老屋。

沿袭到现在,拜太公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年都有三四千人参加,更有余姚、临安、富阳等地的陈姓人远道而来,在祖先前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拜太公仪式沿袭老祖宗的礼仪规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调整,渐趋规范。

太公画像一般在初十日凌晨挂出,堂正中央悬挂始祖龙二公夫妇画像,左方悬挂当官太公月塘公夫妇画像,右方悬挂五代图画像。这些真容图高丈余,宽近五尺。图中人像为线描彩绘,面态笑容可掬,和蔼慈祥。夜晚值年房忙于准备祭桌祭品,往往三更左右以锣声为号,召集各户摆放贡品,本房人丁聚集行礼。至五更前,场地事宜一应准备妥当,迎接来客。

供奉的祭品有所讲究:

长长的八仙桌一字排满,首奉必为沾红丝棉子的三牲福礼,两边上香烛。每桌摆满十六盘祭品,称为“盘头”,一般有干果糕点、粉面捏品、龙凤鸟鱼、十二生肖、人物宝塔、鲜花美酒、金钱元宝、福禄如意、吉祥字形等等。虽琳琅满目,但绝不重复。为此族人须精心设计,各显神通,展示各家手艺,以期创意获得赞许。

▲上午九时许,拜祭开始,司仪者插上香烛,然后请村人依照辈份大小上厅叩拜:老者冀望村中太平,年岁丰稔,无病无灾;中年人则企求家庭和睦安康,子女读书学艺成功,出息有为;将要外出做工经商求学的希望一路平安……每个人都在祖先面前诉说着对幸福安康的向往和愿望。

▲村中长者手持族规家训,族中孩童身着传统服饰,齐声背诵。

▲向村中长辈敬茶。

祭拜结束之后,厅前广场上又是鞭炮齐鸣,人声鼎沸……此时值年者就将供品中的水果、糖果、糕点之类一一分赠给前来祭拜之人,并祝愿众人托太公之福,四季大吉大利,此则称为之散福。

直至傍晚,本年值年房将供品撤除,将祖先真容取下,连同珍贵的三祀祭器,一并放入一只特制的箱笼中藏好,郑重地交于下一年的值年房收藏,来年再祭。这样一年一度的拜太公仪式才算结束。

龙二公看中上和的山水,几经协商,卜宅卜居。定居以后,接来夫人和四个孩子,置办家产,一晃六百年。

从他四个儿子开始,陈姓人丁兴旺,族群愈来愈大,经历二十余代以后,如今的上和子孙已达一千多人,外迁陈氏有十六支之多。

每年八房轮值祭祖,除战乱之年,从未间断。年复一年,上和人就这样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图腾,子孙在祭祖中完成血脉传承。不得不说与其家风家训有着莫大的关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国天下”的情怀

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也多次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风家训是这所学校的校规

优秀人物的历史贡献与家庭美德和家风传承密不可分。

上和陈氏第六代华九公,“产置千金”,小有成就;

第九代月塘公,官至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县尹,人称“做官太公”;

第十三代尔旦公,获“朝廷封匾额之荣”,功成名就“遂获巨资以归”;

第十五代明钿公,应考武举,候选漕副府;

考中秀才(贡生、廪生、庠生)和举人者不胜枚举。

近代,陈啸奋将军,在抗日救国中抛洒热血,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他“勤军事,清家风,重礼义,工诗文”,戎马一生,两袖清风。

▲陈啸奋吴生平夫妇于苏北解放区

“孝溪混混三十里,溯厥源流自上和”,围绕着上和蜿蜒流淌的孝溪,流经龙门山、合三龙、方口至马剑、孝溪口,与浦江、桐庐下来的壶源江汇合,然后折入富阳,浩浩荡荡,经富春江、钱塘江,直奔大海。它承载着上和人六百多年来从未间断的陈氏家风日夜流淌,见证着上和陈氏子孙生生不息!

……

来源:马剑镇

供稿:赵丹荣

审核:兰传亮

责任编辑:赵娟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