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遇三白,猪狗都吃麦,啥意思其中的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84529.html

中国的古代民众,生活在靠天吃饭的时代,经常会遇到水涝灾害,在那个农业社会,人均的粮食产量还比较低,“民以食为天”的通俗说法,让大家懂得粮食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大家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让生活向着美好进发,俗语“腊月遇三白,猪狗都吃麦”里面处处体现着人们对于粮食丰收的巨大心愿,这里面也是中国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巨大期盼。

腊月的三白

腊月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一个月是新旧交替的时候,也是中国人进行腊月祭祀的时间。《隋书》说“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因此月末有了大家每年的除夕守岁和辞旧迎新的春节,《风俗通》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此在这个月对祖先和众神进行祭祀,奉上贡品,报告今年的收成,也祈求祖先来年的保佑和恩赐。

在这个进行祭祀的时间,如果遇到下雪,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来讲,是非常大的好事情。从“瑞雪兆丰年”的俗语可以看出,下雪是对于来年丰收的巨大征兆。

大雪的到来,可以为地表带来非常多的水分积蓄,腊月寒冬的大雪,可以给冬小麦提供保温保湿的作用,也可以给冬小麦开春的生长提供所需的水分,还能冻死田地里面还在冬眠的病害虫等,防止这些害虫在开春的时候对小麦产生虫害。

古代的诗人也曾多次写文赞美腊月的雪,唐伯虎《拟瑞雪降群臣贺表》里说“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苏洞《三白》说“大雪平地尺,腊中见三白”,范成大《雪意方浓》里面说“三白从今卜,千仓待此盈”。无不对腊月里下的雪,充满了喜悦之情。

猪狗为啥吃麦

腊月里的三次大雪预示着来年粮食丰收,古代时候,北方的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丰收就意味着多收小麦,日子肯定就会越来越好,家里有粮心不慌。那俗语为啥是猪和狗来吃麦,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首先这猪是杂食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朝野佥载》记载,唐朝洪州的人养猪致富,叫作“汤盎”,因此猪代表着财富,而且猪是古代重大祭祀必用的三牲祭品,《新年杂咏》说“杭俗,岁终祀神尚猪首……选皱纹如寿字者,谓之‘寿字猪头”,猪这种动物还一窝能生很多只,在古人心中代表着生育,商代时候就被人称作是吉祥的礼物。

但是猪的生长周期比较慢,古代的农业社会,没钱的家庭怎么可能用人们食用的粮食来进行喂食呢?除非家里的粮食溢出来非常的多,也就意味着家里非常的富有。

狗这种动物,是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向来是忠诚可靠,公平正义的化身,家养的狗是看家护院的存在,家里穷的自己都养不活,在古代能喂养狗都是富裕人家的事情,也才有“狗腿子”这样的说法。

俗语里的猪狗无一不和财富挂钩,流传在民间,也说明普通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富贵的期盼。

结语

在古代那种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人们都是向往家庭富贵的,在那些流传的俗语里,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想让自己的家庭,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子孙繁茂,粮食丰收。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5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