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有许多重要的站点,徐州是不容忽略的一站。
虽然“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没有提到徐州,但徐州人民不会忘记苏轼。
“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这就是徐州人民对苏轼最好的评价。
年4月至年3月,苏轼在徐州任职两年,期间政绩卓著,徐州人民记了他上千年。
公元年4月,苏轼到任徐州知州。同年7月,黄河在澶州决口,汹涌的洪水直扑徐州,城下水深两丈八尺,徐州城岌岌可危。
危难时刻,苏轼身先士卒,亲临指挥,与徐州人民并肩作战。
他们筑起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终点连接城门,长达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四十五天后,洪水退去,徐州城转危为安。
苏轼以其“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战胜洪水的壮举,深得徐州人民的感激和爱戴,千百年来,苏轼治水的佳话广为流传。
苏轼又亲自考察、勘探,终于在孤山勘探到了石炭,解决了民众冬季燃料问题。这一膛燃烧了千年的炉火,温暖了徐州的千家万户。
次年,徐州又遭遇特大旱灾,百姓再次面临严峻的考验。苏轼遵循当地的风俗,亲自前往石潭祈雨。同时考察水源,征集民夫,积极修筑池塘和水库。幸运的是,天公作美,降下了甘霖,缓解了徐州的旱情。
苏东坡在去石潭谢雨途中,眼前麦浪滚滚,呈现一片令人欣喜的丰收景象。苏轼词情勃发,饱含深情地创作了五篇《浣溪沙》,以描绘这幅丰收的图景,展现村生活的宁静和秀美的田园风光。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宋·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
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
归家说与采桑姑。
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揉,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场面热烈,笔触传神,洋溢着浓郁的乡村风情气息,读者仿佛可以领略到乡村的独特魅力。。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宋·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口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麦子的土地祠祭祀,剩余的祭品引来乌鸢在村头盘旋不去。黄昏时在路上遇到一个醉倒的老人。
词人以朴素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农村夏日风光画卷,展现出农村民风的淳朴可爱。农村少女的欢快活跃、自然真率,无比可爱。
全词洋溢着丰收之后的欢快,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熙熙攘攘的快乐景象映入读者眼帘。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宋·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麻叶一层一层地密密麻麻地铺着,而且一层一层的麻叶都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
一位老翁须发垂白,手扶藜杖,抬着那迷离朦胧的双眼,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希望能够捣碎之后做成干粮充饥。我关切地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这首词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感受来描绘乡村夏日的风光。上片以一特写镜头写蚕妇,下片也以一特写镜头写老叟。
词人抓住人物特征加以描绘,使蚕妇、老叟等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惟妙惟肖。词人真挚的爱民之意跃然纸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词人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宋·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摇曳生姿;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太阳暖暖地照在桑麻之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桑麻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微风从蒿艾中吹拂而过,蒿艾散发出如薰的香味,沁人心脾。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此词是谢雨词的最后一首,主要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表现出苏轼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词人由于与新党意见不和,仕途坎坷,政治上不得意,面对丰收的景象和淳朴的乡亲,苏轼不由得萌生脱离官场,安享田园生活的念头,从内心深处发出“使君原是此中人”的感慨。
这五首《浣溪沙》,寄情于自然风物,抓取雨后农村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徐州田园牧歌图画,展现出一派令人心醉的农村自然景观。
十首田园生活诗词,青山环绕处,烟火万家来
十首珍惜光阴古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且行且珍惜
领略岁月的韵味,10首唯美菊花诗词,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