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商鞅为何会成为变法成功的祭品

阎良,商鞅的塑像阎良,今天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秦国古都栎阳所在地公元前年,商鞅在栎阳南门放了一根长木头,贴上榜文: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没人动手。商鞅不断追加赏金,最后追加到50金,有人愿意试一试把木头搬到北门,果然获得50金。此后,商鞅宣布一系列变法律令。变法成果毋庸置疑,变法前,秦国虽大,但从不是强国,连不起眼的犬戎都够威胁到边疆。变法后六年,秦国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并把都城迁到咸阳。商鞅变法由此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变法。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变法,但基本都随着主导者下台或死亡中断,如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都中断了。而商鞅变法,并没有因为商鞅被五马分尸而中断。如果秦惠文王真是因为报几十年前的私仇,商鞅的律令能继续吗,至少会做大的改动吧?商鞅变法的继续说明,新继任的秦惠文王是赞同商鞅的主张,或者说是商鞅变法的获益者,那为什么又要用如此残忍的方式对待商鞅呢。或许,此时的商鞅成了变法的障碍,死是必须的选择。其一,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点是取消封地,推行郡县制,而商鞅本叫卫鞅,正因为得到商洛一带十五邑封地,才被人成为商鞅。而且秦孝公在变法前的《招贤令》中明确说到“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也就是说商鞅的封地是秦孝公承诺的,作为儿子的秦惠文王是拿不走的。但这与郡县制是相悖的,如果商鞅的封地不能解决,其他人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商鞅被处死。其二,商鞅和秦孝公都支持中央集权,从地方贵族手上收权,是一致的。后期集中到中央谁手上,就有了分歧。一个是希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个希望自己操刀。王权是不可能长期旁落的,特别是当君王是大有为时。因此,秦孝公后,除了商鞅处死,丞相基本没有全身而退的,吕不韦,李斯,魏冉,甘茂功劳越大,死得越痛苦。其三,变法从根本上说,都是让固化的阶层流动起来,让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得到解放。废除井田制,施行军功爵位,都让下层有了向上流动的渠道。这势必冲击固有阶层的利益,特别秦王的家族权贵。但没有这些权贵的支持,谁来支持王权。无论为了变法的继续,还是集中王权,都需要一个缓冲,说白了,都需要一个背锅人,变法的具体实施者商鞅是最好的替罪羊。这些都让商鞅成了,变法成功的最好祭品。阎良,记忆着年前,商鞅在这里徙木立信,拉开秦国作为战国后期唯一霸主,唯一胜利者的大幕。同时也记忆变法者的五马分尸。如果,我只是想说商鞅如果像后来的司马懿,养着一个诸葛亮这样的对手。或者能在变法中对特定阶层留有余地,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好了,写到这了,喜欢的朋友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1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