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演变10个由手组成的字,简化字中

北京中科白癜风真棒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大家好,欢迎来到七公子读书。昨天说了15个与手有关的汉字,今天我们继续。今天我打算说10个字。1、舂。“舂”的甲骨文很有画面感,像双手拿着杵在臼上,表示用杵捣去臼中谷物的壳。演变图本义是舂米,是会意字,《说文解字》,舂,捣粟也。如汉代无名氏的《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2、刍。甲骨文由“手”和“草”构成,表示以手拔草。演变图《说文》:“刍,刈草也”,本义是割草,如《左传·昭公六年》:“禁刍牧采樵。”引申为“喂牲口的草料”,如唐代韩愈《驽骥》:“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3、寸。“寸”的古字形中用一横指明离手掌一寸的地方,表明是寸口,就是中医切脉的部位。演变图本义是寸口,后来用作长度单位,如贾谊《新书·六术》:“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引申为“短小”,如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逮。“逮”原作“隶”,古字形像手抓住一条尾巴。演变图本义是抓到,引申为“及”“达到”,如《荀子》:“魏武侯谋事而当,群臣莫能……”又引申为“逮捕”“捉住。”5、得。“得”的甲骨文像手持贝壳,表示有所得。贝壳在古代是一种货币,很有价值。演变图“得”的本义是“获得”。《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如《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引申为“能够”“可以”。6、登。“登”的古字形要分成3部分来看,上部是一双脚,中间是一个“豆”字,豆代表装祭品的器皿,下部是一双手。演变图会意为双手捧着祭品登高敬神,“登”的本义是由低处到高处,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引申为谷物成熟,比如成语“五谷丰登”。7、段。《说文》中,“段,椎物也。”它的金文左边是符号,表示山崖,右边是一只手拿着工具敲击山壁。演变图本义是“锤击”,后来写作“锻”。王筠《说文句读》:“段不用火,锻则用火,而其椎之也同,故经典二字通用。”假借用作量词。8、对。“对”的字形像以手握住烛台,烛台上还有点燃的蜡烛。演变图本义是“高举显扬”,引申为“回答”“应答”。《说文》:“对,应无方也”。《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又引申为“朝着”“向着”。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9、敦。“敦”右边也是以手持棒,左边下面是“羊”,上面是个豪华的房屋,是宗庙。演变图会意为拿着木棒将羊赶进宗庙祭祀,本义为“督促”。引申为“厚重”“笃实”,如《孟子·万章下》:“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又引申为“恼怒”“斥责”。《说文》:“敦,怒也,诋也。”10、发。“发”的甲骨文上部是一双脚,下部是手拿着箭,会意手持弓箭迅速奔跑。演变tu本义是把箭射出去,如司马相如《子虚赋》:“弓不虚发,中必决眦”。《说文》:“发,射发也”。引申为“出发”“启程”,如“早发白帝城”。这时候的读音为fa,第一声。当它读作fa(第四声)时,是“髪”的简化字,本义是头发,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今天说的这10个字,在古汉字中都跟“手”有关,但简化后都已经看不出来了,不过看看10幅图展示的演变过程就清楚了。想要了解汉字最初的字形和字义最好的方式就是追溯到它们的甲骨文或者金文阶段。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011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