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小年是民间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灶王节、祭灶。如果春节是一台大戏,小年可谓拉开这场戏的帷幕。一过小年,年味就愈加浓郁了,春节的欢乐气息便扑面而来。
在我的老家响水,古代过小年一直流传着“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习俗。从赵匡胤建立有宋,官家也就是赵家,过小年是腊月廿三,普通百姓家是在腊月廿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廿五。民间对小年(我们家乡称之”廿四夜”)特别重视,所有的春节的食品比如舂米粉、腌咸鱼、腌咸肉等都在之前准备好,然后喜滋滋地等待小年的到来。
各地过小年,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响水,小年的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人类最本质的追求,不外乎求生存、求繁衍、求仁德。而生存的核心是求食,这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基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人格外重视吃的问题,古往今来,也形成了一套关于“吃”的文化,而灶王爷,就是这种吃文化中的一个显著标注。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这个官不大,但却管的具体,直接进入家家户户。据说,灶王爷就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小年到来,灶王爷都要上天禀报这家人的善恶,所以人们要将家里打扫干净,意在让灶王爷把灰尘和晦气带走。
一个“小年”通过神话叙事,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善良的内心追求。
二
扫年,即除尘,响水人叫扫尘。
响水人的扫尘,一般都在十八、十九两日,谓之“要得发扫十八,要得有扫十九”。那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大扫除。打扫卫生更多是清理东西,把那些用不着的东西扔掉,也就是除旧迎新。人们一一清理家具底下的灰尘,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忙得不亦乐乎。由于两代人观念有异,小孩子更多 早起扫年,中午祭灶。祭灶,就是送灶神升天。过去在江南老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灶王爷称之为“司命菩萨”,它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具有广泛基础的流行神。祭灶,就是寄托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赵”“灶”同音,我们赵氏家族更把灶王爷奉若神明。
祭灶时,先把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灶王像前供放灶糖、清水、料豆等,其中灶糖是玉米炒熟后与麦芽糖粘结起来的糖块,为了让灶王的嘴甜些,升天后多说好话;后两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食料,也就是马匹喝的水和吃的料。
祭灶由男人主祭,即所谓“男不祭月,女不祭灶”。这是沿袭古代阴阳学说,因为月为阴,灶为阳。阴阳错乱,祭灶就不灵了。祭灶时,灶前放上跪垫,也是男人先拜,女人再拜,程序严格。小时候不理解,总觉得应该由女人先拜才对。原因就在于女人一天到晚围着锅台转,与灶王接触最多,关系也最密切。好在那时父亲在江北工作,回家过年往往赶不上送灶,我们就在母亲的主持下祭拜,形式也就简单多了。传统正规祭灶是,祭拜人怀抱公鸡,跪于灶王前。鸡是灶王升天所骑之马,红公鸡谓之“红马”,白公鸡谓之“白马”。焚香斟酒后,高喊一声“祭”,然后用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棱有声,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须再浇。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叩上三个响头。
我们孩子对这套繁缛程序不感兴趣,倒是觉得有些冗长。我们的眼睛始终在那些好吃的祭品上打转转,唯恐一眨眼睛功夫,那些东西就消失。后来,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才知道祖宗神仙都是不吃祭品的。它们只是“歆享”,也就是嗅。用鼻子嗅一嗅祭品的香气,就算接受了人们的祭拜。跪拜灶王爷后,我们也总是找由头赖着不走,心里记挂着那几颗酥脆香甜的灶糖。但往往是徒劳的。母亲从舍不得把灶糖分给自家儿女,总是要藏到大年初一才变戏法似的拿出来,招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喝糕茶后打打牙祭。那时,我们才能沾光解解馋。灶王爷不馋,从不贪吃祭品,这也是我从小就一直觉得灶王挺亲切的缘故。
祭灶过后,还要祭祖,在已故先人的牌位前摆上四碗菜一碗饭,戮上筷子,从长辈到晚辈依次跪拜,感恩先人,祈祷平安。同样,祖先也不会动那些祭品,估计也只是“歆享”一番吧。
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母亲就从灶墙上虔诚地把灶王神像请下来,再用糖块堵住它的嘴,然后放进用红绿纸糊成的灶轿里,领着我们到外面焚掉。火苗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燃烧起来,祭灶到此结束,一家人皆大欢喜。那时,我总是想看看灶王是怎么张嘴把糖块吞进肚里去的,可始终没有一无所得。火堆中只有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火苗,很快就黯淡下来成为了灰烬,所以每次我总是失望。
整个祭灶过程看似神乎其神,俨乎其然,其实也不尽然。老辈人大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灶王爷神色穆穆,诚惶诚恐,仿佛煞有其事。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个老辈儿传下来的仪式、程序。其实,老辈人也不是完全相信真的有那么一个灶王存在,他们的虔诚和恭敬,倒是出于一种对民间习俗的尊重和赓续。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只是觉得这个过程又庄重又神秘,好玩又有好吃的。即使在祭神的时候,还是相互推推搡搡,挤眉弄眼,只有在老辈人瞪眼制止的时候,才会吐吐舌头,老实片刻。
文化习俗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背景的延续。在漫长的农业大国历程中,吃饭问题始终如一片阴云笼罩在历史的天空,让人们忧心忡忡,久久难以解颐。于是,古代文化就造就了一个“灶王”出来,福佑灶台炉火熊熊,饭香氤氲,满足人们对丰衣足食生活的终极向往。
三
中华民族从不缺幽默感。不同地区民间对灶王爷的传说有多种版本,褒贬不一,亦庄亦谐。记得有一出小戏叫《陶三春打灶王》,与灶王爷开了点小小玩笑,把个灶王爷形像打造得形神兼备,活灵活现。这日恰值小年,想到这些,不免有所感慨,戏为灶王爷作诗一首:老儿本是凡间客,鸡犬升天便作官。汝等平时无供养,何祈事事保平安。
岁月悠悠,时代更迭。关于小年以及灶王的记忆,也仅仅是一个记忆罢了。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人们再也无须对灶王顶礼膜拜、战战兢兢了。那片浮在中国人额头上的阴云早已被时代的风吹得不见踪影。所以,关于过年就是吃喝的少年记忆,也成为一种唏嘘的历史。
而今,年味淡了,有人甚至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小年了,就在于抽离了其中饥饿贫困的历史内涵。祭拜灶王爷的活动已经鲜见,当代人已经不用土灶台了,只有农村还偶尔看到烧草的土灶。然而,城市却总会看到土灶台饭馆,有的还堂而皇之地供上财神爷赵公明元帅的神像,须知那位尊神与灶王爷可不是一路神仙哟。
不过也好,这毕竟是一种记忆,关于饥饿文化的记忆。
一篇很有文化历史内涵的散文作品,散文回忆旧时小年,农村家里祭拜灶王爷的情形,通过详尽描述扫年和祭灶活动的过程,介绍这种传统习俗,一方面揭示了人们的落后与愚昧,另一方面,深刻挖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侧面再现落后农业大国艰难贫困的历史,从而引申出对时代的赞美歌颂。散文立意深刻,言在意外,表面看似乎是讲述过去,实际上是赞美时代。尤其可贵的是,从文化历史角度来揭示陈旧习俗的来源,进而提升散文的格局和品质。散文语言朴素、简洁,结尾含蓄,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有助于升华主题。散文以记叙为主,其中穿插作者的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摆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