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祀奇葩乱象追踪中国青年报

青山环绕、白鹤飞翔的画面配以悠远的背景音乐,墓碑、蜡烛、鲜花、焚香等一应俱全。近年来,网络祭祀活动兴起,成为清明节新气象。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管,一些网络祭祀乱象也随之而起:有人恶搞给活人建网墓,有些平台收费套路多,甚至借名人、烈士“吸金”,有些平台出现了封建迷信的祭祀用品。活人遭恶搞被祭拜“打开地址链接跳出来一个网页,一个墓碑形状的图片上不仅有我的照片、真实姓名,底下还放了供品。”回忆起这个经历,张亮(化名)依然头皮发麻。他告诉记者,近日有人恶搞,在网络祭祀平台给他建了一块网墓,让他非常气愤。多次联系网站后这个网墓才被删除。记者检索多个网络祭祀平台发现,恶搞确实可以轻松得逞。注册这类网络祭祀平台的过程几乎没有遇到审核,一个手机号快速注册,建馆信息随意填写。百度搜索“网上祭祀平台”出现各类祭扫网站。记者点开一个名为“族谱录纪念网”的网站,首页置顶是一个“立即免费创建纪念馆”的按钮。按照提示,输入逝者姓名、生平介绍、手机号码等信息,就能建立个人纪念馆,馆内立刻生成带有相关姓名的墓碑,下方还有献花、留言等选项。按照这一方式,记者用手机号在8家网上祭祀平台注册,其中7家没有任何审核,1家平台虽然表示注册信息需审核,但即便记者输入的是随意编写的虚假信息,也顺利通过了审核。在某地民政局主办的网络祭祀平台,这一现象也同样存在,无需真实身份信息,一个手机号就可以为任何人创建网上纪念馆。一家网络祭祀平台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在该网站建立纪念馆并不需要提供被纪念人的相关证明材料,“只要不是名人就行”。“一方面,一些逝者去世时间年代久远,无法提供死亡证明;另一方面,一些有网上祭扫需求的群众是中老年人,过高的注册门槛不利于他们享受便利的网络服务。”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业务一科科长韩勇分析说。法律界人士表示,故意在网络祭祀平台上建立未死亡人士的网络墓碑将涉嫌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假如还编造、添加造谣的生平简介,就可能涉嫌诽谤罪。韩勇建议,平台应该加强审核,及时处理投诉信息。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开辟网络祭祀业务和服务项目,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加强审核把关和网站建设。普通人、虚构人物,谁都能进“烈士”纪念馆网络祭祀平台大都设置了烈士纪念馆。记者发现,烈士纪念馆里并非都是真正的英烈,普通人、虚构的电视剧角色,甚至有些反面人物也与真正的伟人、烈士同入纪念列表。在天堂网“革命先烈”的虚拟纪念馆里,“多拉”“”“黑龙江RT”的网络墓地赫然在列,电视剧虚构人物“孟烦了”的纪念馆也在其中。网站客服回应称,这类纪念馆创建较早,还没来得及清理,目前已停止了个人创建英烈及公众人物纪念馆的权限。在另一家名为“心纪奠”的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创建烈士馆不需要提供烈士身份证明,只需要把信息填写完整即可。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网站缺乏有效审核导致种种乱象,其根源在于法规缺位。据了解,目前我国现行管理殡葬的法规文件是《殡葬管理条例(年修正本)》。年9月,民政部网站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但均没有涉及网络祭祀的内容。免费建馆处处收费,虚拟祭品各种“吸金”网络纪念馆虽然是虚拟,但是现实中供奉的各类祭品在这里一样也不少。记者发现,很多祭祀网站都设计了复杂的供品道具和套餐体系。在“心纪奠”网,香、蜡烛、鲜花、火供、鞭炮等一应俱全,除个别项目免费外,许多项目只要点击就会跳出充值页面。一辆“豪华轿车”88元,一个包含“专属音乐”“专属纪念皮肤”等功能的“至尊纪念馆”一年收费元,10年收费元。记者调查发现,现实中的攀比和奢靡风气也传染到祭祀平台。在一些平台的收费服务里,充斥着标价颇高的豪华汽车、私人飞机、高级别墅、名牌手表等。不仅如此,一些封建迷信的祭祀用品如金童、玉女等虚拟人物也被标好价格,可购买用作祭祀。为鼓励用户充值,一些祭祀平台设置“香火”排行榜,祭拜品越多,纪念馆排名越高。“网络祭扫推动了绿色、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但不应该脱离清明节严肃的文化氛围。”张宝义认为,现在五花八门、花样百出的网络祭扫服务使得文化传统变味。要引导群众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有机结合起来,由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对逝者的精神文化传承上来。建议有关部门统筹管理这类网站,并合理规范经营行为,让百姓既感受到便利的同时,又能体会到严肃清新的祭扫氛围。来源: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9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