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四川资阳乐至县的石佛镇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988605973694298&wfr=spider&for=pc

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北周建德四年(年)设县,初名多业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年)设乐至县,以县城东南有乐至池而得名。乐至县城东有石佛寺,清道光年间在此建场时,遂以此命名石佛场,即今石佛镇。

本组图片拍摄于年,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使我们得见一百多年前这座川中小镇百姓生活的真实场景。

崇教坡

乐至县以东的崇教坡,又称崇善寺。原为崇善下院,始建年代不可考,清初由高僧募资扩修。现在为陈毅纪念园。

石佛镇的街市

两排茅草屋中间,是一条狭窄的石条街道,街面上男女老少人来人往。画面的右上角是一片空地,是一个稻草交易市场。

稻草交易

稻草交易市场的一角,此地位于城镇街市的边缘处。从图中的人们的衣着打扮可知当地百姓的生活相对比较富足。

背稻草的人

稻草在今天成了废弃之物,在旧时却是农民的宝贝,用途十分广泛,可以当燃料烧饭、当饲料喂牛,还可以做草屋的房顶等等。

背着铜钱的男子

民国已成立五年,铜钱依旧是流通货币。为了方便,人们用绳子将它们串起来携带。这名男子身上背着一万五千枚铜钱。如果每文重一钱,差不多有九十斤的重量。

加热洋人的盒饭

一名年轻的妇人坐在石佛镇街头,正拉动风箱给炉子鼓风,面前的炭火炉上放着的物品是洋人饭盒。

吃饭的洋人

两名戴着考克礼帽的洋人坐在石佛镇街头吃饭。他们面前摆放着罐头和咖啡,桌子中间,正是那只加过热的饭盒。

晾晒挂面

石佛镇一家面铺前的景象。挂面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称“须面”,人们将它装入礼盒馈赠亲友,甚至作为婚俗中的聘礼。在今天,仍有很多地方将挂面称为“龙须面”

夜宿祠庙

从大厅的内陈设看这座祠庙可能是新修缮的,高大的木柱上写有“……高高在上,真不愧扶刘助汉,浩气长存……”的字样,说明这个祠庙与诸葛亮有关。此时大厅里摆放着几张支着蓬帐的折叠式行军床,成了洋人的宿营地。

厅前的石兽

这一对作为柱基的石兽样子很奇怪,脑袋像狮子,耳朵像狗,蹄子像牛,脸上还有一支大象的长鼻子。

纸扎祭品

祠庙的一角摆放的纸屋子。这是一种纸扎祭品,又名衣纸,是中国传统的祈福用品。人们用燃烧的方式,将礼品传送给已故的先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7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