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各地风格迥异的清明习俗下中国甘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znlvye.com/xtbb/bbzz/721.html

图为资料图片

引言

从唐宋时期,寒食、清明节颇受社会各界重视,民俗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无论是纪念介子推还是祭祀先祖,究其精神实质皆在于彰显前人伟绩、延续先人的精神生命。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我国文化深层次的祖先崇拜、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传统有着紧密联系,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祖根的道德意识,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壹敦煌文化中的清明元素

对于清明节,敦煌遗书中有多处详细记载。《乙卯年二、三月押衙知柴场司安祐成状并判凭》记,三月三日“墓头造食柽五束”。敦煌归义军柴场司于寒食、清明期间,专门拨付柽柳以供官府祭墓造食之用。《新集书仪》中有一篇《大寒食相迎屈上坟书》,“屈”乃屈驾之意,友人相邀,至郊外“同飨先灵”。不仅官府和民间要上坟祭拜,祭墓之俗在敦煌寺院中同样流行。晚唐《某寺粟麦破用历及布施帐》记:“粟叁斗伍升卧酒,寒食祭拜用”;“粟壹斗,寒食买纸用。”可见,寒食节期间寺院需备好面、油等物品,并需支出粟用以卧酒和购买纸张(用作楮钱),祭拜的对象为已故高僧。

不仅秦川如此,敦煌、河西一带的清明郊游习俗亦风行。敦煌研究院藏北宋乾德二年一份归义军府衙的《酒破历》记:“寒食座设酒叁瓮”。《壬午年酒破历》:“三月四日寒食酒壹瓮”。节日期间不光大量饮酒,其他各种饮食亦备置丰盛。

在现存的敦煌壁画中,则将历史上清明节的活动盛况形象地展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早在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系统就已经形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汉刘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训》中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进一步解释了“清明”一词:“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到了唐代,寒食节就与清明节并在一起了,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公元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并列为当时“五礼”之一。《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莫高窟清明踏青图敦煌文献《寒食篇》记载:“花场共斗汝南鸡,春游遍在东郊道。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琼还坐锦筵铺。莫愁光景重窗暗,自有金瓶照乘珠。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池中灵水白鵰飞,树下抛球彩莺去……”依据诗文推测,寒食节除了打马球,还有荡秋千、春游、骑马、斗鸡、抛彩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处处都是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节日气氛。

时至今日,唐宋时期的清明节俗活动不仅其包含的精神内涵,而且许多活动形式,如祭奠扫墓、踏青游赏、亲近自然等,也流传了下来。民间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节俗活动联结着历史与现代,保存着民间民俗文化的基因,也自然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纽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学智

贰武威热闹的祭祖盛会

农耕文化发达的丝绸之路重镇——武威,特别重视祭祖。

每到清明节来临之际,往往会看到人们呼朋唤友、成群结伙聚在一起,吆喝着去上坟。遇到一起谈得来的亲友或族人,他们还会坐在一起商议宰羊祭祖的事。当地人亦把这种活动称之为“坟会”。

所谓开“坟会”,即亲人们聚在一起,让在外面混得好的(经济上有实力的),或者家族中有威望的人出面说话,号召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热热闹闹搞个祭祖活动,一方面显示其家族的团结、和谐和融合;另一方面也给平时在外的亲人们找个聚会的契机,并且这个契机还是在先祖的见证下进行,所以便格外有意义。大家约定一个良辰吉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携带各种做饭的工具聚集坟前,宰羊、焚香、祭祖,待仪式结束,便在坟前支起锅灶,大家各自分工,或生火、或煮肉。等到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羊肉香飘四溢时,人们便在坟前献祭、祈祷,最后集体开食。

当然,宰羊祭祖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整只羊,一只、两只、三只不限,主要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而确定羊只的数量。宰羊前,活动组织者或家族中有威望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在坟前做一些献祭活动。等到羊肉熟了以后,又是一个正式的祈祷仪式。这种活动既庄重而又正式,活动人数不限,内容有益,因此在古浪、天祝、凉州等地格外盛行。

武威人重视祭祖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返乡时。清明节前,但凡在外地参加工作的武威人均会返回武威,这种牵绊,这种紧密,不局限于距离,也不受限于时空。无论是天南海北,还是千里迢迢,他们都会赶回武威上坟祭祖,这种重视和集中程度不亚于中国人的春节返乡大潮。因此,每到清明节前夕,武威的各种长途客运站、火车站便会变得格外热闹。

此外,武威人的清明节,在上坟祭祖的同时,还会有系列踏青活动。如放风筝、带着家人出外游玩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雒焕素

叁酒泉人的独特习俗吃麦芽包子

酒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有吃麦芽包子、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据老辈人讲,麦芽包子是酒泉民间特有的一种美食,在清明节这一天,有条件的村民都会在家里制作。

麦芽包子是用发了芽的青稞或小麦,磨成面粉,再用开水烫成面团糊状,然后用发面包成包子,其味香甜可口,是不多的一种美食。专门在清明这天祭奠祖先和家人食用。据农村的一些老人们讲,清明吃“芽面包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清明节正是北方春回大地,草木发芽的时候,吃芽面可以消食化积、疏通肠胃,象征一切从头开始,“如草木之勃发,似万物之新生”。二是粮食发芽会产生麦芽糖而有甜味。旧时缺糖,人们便用芽面代替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说:“芽面性温,开胃化滞。”

清明这一天,农村媳妇回娘家,都拿“芽面包子”作礼品。客人来了,也用芽面包子招待客人。

扫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这一天,离家不远的游子也会归家,准备香烛祭品,家长率全家子女奔赴先祖墓地,诚心祭拜。扫墓后全家人回家聚餐,主食少不了“芽面包子”。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也是农村最活跃的季节。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很多地方的习俗,酒泉农村也少不了。大人们找两棵相距不远的大树,从树杈上绑上两根绳子,绳子必须保证足够结实,在坐人的地方打结一块木板或汽车轮胎,小伙伴喜笑颜开。可单人荡千秋,也可双人荡秋千,荡到最高处,会引来下面观看的小伙伴的惊呼声。

这一天,看谁家的秋千绳索拴的最高,谁家的秋千下面人最多,有些年强力壮的青年男女也会一试身手,互相比赛,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乡村上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高慧霞

肆和清明节有关的天水饮食

在天水、陇南一带,把清明扫墓叫“上坟”,一般是选择单日“上坟”。“上坟”时除了给坟头添土,还要把剪好的长钱挂在坟头蒿草上或坟地的松柏树枝上,叫“挂长钱”,在墓顶上压一张草纸,叫“压帽”,表示晚辈来过了。而多数人则是在坟头插一串纸钱,称之为“挂纸”。此俗古已有之,所以人们把清明寒食节统称为“过纸”。不少地方清明扫墓时,还要描红墓碑上的文字。墓地的树木,一般不得随意砍伐,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砍伐时,都在清明这天进行。

除扫墓外,各地民间在清明节“踏青”、“拾翠”,进行郊游。祭墓毕,人们在田间野外挖拾野菜,带回家凉拌品尝。一些地方还有清明生子最佳的说法,因清明与“聪明”谐音,所以清明节又被称为“聪明节”。清明节“暮春三月,春服既成”,风和日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主要的活动是放风筝。民间认为放风筝可以清除身上的晦气病灾,风筝放得越高越好,还要把放高的风筝的线剪断,让风筝随风而去,才能把病灾晦气送得无影无踪,求得全年大吉大利。

天水民俗学者李子伟介绍,在天水一带,清明节的各类民俗活动与其它各地大体上一致。但也有极具特色的地方。在清明这天,讲究的天水人家会用红布缝制约寸许的长方形小袋,内装红花籽,缀于小儿衣服左肩,给小儿添福禄、增力气。俗语云:“身背红花籽,镢头匏子(打土块用的木榔头)打不死。”李子伟先生说,在天水,起码有三种食品与清明节的风俗有关。一是“馂馍”。“馂”读jun,指祭奠完先人的熟食品。

古代把分食祭品叫“馂食”。旧时,在清明节,人们常用白蒿(又名茵陈蒿、艾蒿)的嫩芽和以米麦之粉、蒸熟成团,名为“清明果”、“清明团”,用来祭祖,尔后分食。清明节吃“清明团”的风俗,唐代流传到日本后,至今保留。而天水民间食品中,有一种叫“糗(天水人读qun,标准音读qiu,一音之转)馍”的食品,是用蔬菜和以面粉蒸煮而成,方便冷食。清明节前后,白蒿初生,嫩芽鲜灵,天水人多喜用白蒿和面粉做“馂馍”,这是典型的清明寒食之物。二是杏茶。天水杏茶是有名的地方饮品,汤清而杏仁味浓,风味独特。古籍记载:“寒食三日为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三是黄米糕。黄米就是褪去衣皮的糜子,古代叫黍。以糜子粉做成的甜糕在天水极为盛行,一年四季皆有出售者。清明团、杏茶、黄米糕这三种食品现在依然在天水地域流行,但今人已不知这些食品兴起的缘由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哈丽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8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