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门诊靠谱吗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435216282197608&wfr=spider&for=pc处暑后风雨(宋)仇远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处暑前后,疾风急雨多,也是童子弄荷时处(chǔ)暑的处,多音字,读音为第三声哦;诗人仇(qiú)远,仇字作为姓氏,发音同追求的“求”呢;颔联对句“都(dōu)来顷刻中”,都也为多音字,注意不要读错;这首诗中藏着一篇有名的好文章《秋声赋》,找找看哦(尾联出句);最后一句中的“醉翁”特指一个人,就是《秋声赋》的作者欧阳修呀~时下正是处暑时节,初秋风雨大作,那是迅疾的风在驱赶着骤急的雨,轻易就将残留的暑热一扫而空。此时此刻,我在上一秒还感受到的炎热,下一秒似乎就变为了清凉。这一番炎凉交替的姿态,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发生着变化啊。我站在窗前静观风雨,风雨却从纸窗的缝隙吹打进来;这风雨使人瞬间凉爽,倒是显得一旁的丝织团扇却好像在自嘲没有功劳一样。屋子里传来了儿子大声读书的声音,哦,是《秋声赋》了。这不仅又令人回忆起宋代的大诗人欧阳修来。1.节气处暑这是宋末元初大诗人仇远经历南宋亡国之痛后有感所作的一首处暑诗。其语言直白素朴,诗风诙谐幽默,其中又隐藏着动人的爱国情怀,是一首描写处暑节气的难得的佳作。2.炎凉世态处暑后的风雨是疾风骤雨,或许也让诗人不禁想起蒙古铁骑挥军南下的场景。诗中一个“扫除”,表面是写秋天处暑的清凉取代了夏天的炎热,实际上说明元代的施政纲领与大宋迥然不同,不注重知识分子,实施不同的民族政策,将南宋的贵族之气,文化之气,经济之繁荣,一扫而空。诗中“炎凉”二字,也是全诗解读的关键。这里的炎凉,不仅仅是说天气的炎热与凉快,更是说朝代更迭之后,世态的炎凉。只有遭遇季节的急剧变化,才能在顷刻之间深深感受这种自然的变化;只有遭遇国破家亡,才能深深体会到世间的炎凉冷暖,人生百态。3.品格诗人写处暑风雨,也善于借物说话:因为风雨太大,所以纸窗嫌弃有缝隙,让风雨打进来;因为风雨太凉,所以扇子也就无用武之地了。这一联,表面写秋风秋雨之急之大,实际上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勉励:在朝代更迭中,宁可无功一生,也要坚守节操。4.文化读这首《处暑后风雨》,顺便和孩子再读一读《秋声赋》,也是极好的。《秋声赋》是欧阳修的著名作品,代表了宋代文化的高峰,是一个朝代的文化标识,可是诗人所处的时代不注重文化,哪里还能出《秋声赋》这样的名篇,出欧阳修这样的文学大家呢?由此可见,这首处暑诗表面写风雨,实际上写炎凉,最终却是寄托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可谓一唱三叹,隽永无穷。处暑出暑,天高气爽,抬头看云,是壮美当我们再和孩子谈论起这首诗,我们在谈论的是自然节气的风雨,人间炎凉的骤变,以及家国情怀的咏叹,我们还会谈到更多、更多。和孩子一起共读这首诗的周一,还是立秋节气的三候第一天。立秋三候寒蝉鸣,每年的这个时候,感阴而生的秋蝉食物充足,环境温度适宜,它们的叫声似乎也与夏蝉不同,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它们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在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已过去啦”!随意带孩子们在山间或树林里走走,总能捡到几个蝉蜕。刚好顺便给孩子讲一讲“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后来人们将此意用于军事实战的计谋,即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从金蝉脱壳,又聊到相近的瞒天过海,以及相反意义的作茧自缚,散步也可以很有意思呢。这首诗读到周六,就是处暑。我们所处的中原大地在处暑前后也下过几场“夹带疾风的急雨”,几番初秋的风雨过后,早晚天气已十分凉爽。处暑一候鹰祭鸟,这里又藏着一个自然界的有趣故事。据说节气行到处暑这一天,老鹰感天地肃杀之气开始捕杀诸鸟,但是它捕得鸟后却不马上食用,而是陈列于地上如同人类供祭一样。在供祭后老鹰也不会把祭品吃完,显得非常克制,它也不会捕杀正在孕育后代的鸟类。由于老鹰在处暑节气的这些特点,人们便尊其为义禽。而鹰祭鸟也成为处暑节气的物象特征。关于处暑,我们还有很多的好玩话题。处暑时节天高气爽,正好应了民间“七月八月看巧云”的俗语。比如我们家姐姐就有个同学就特别爱拍云图,有时是蓝天白云,有时是五彩云霞,有时又是火烧金边。这个季节,离我们最近的五星级景点就是:抬头看云!(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顺时生活,美食也不容辜负。正值小秋丰收,各色瓜果菜蔬那叫一个丰富。加上秋凉舒适,人的胃口也变好了,所以本周我们就试做了一次“五彩盖浇饭”,用当下时令的五色蔬菜搭配鸡腿肉做成浇头,配上雪白香软的大米饭,孩子们只会好吃得尖叫,包治“外贸协会病”和儿童挑食哈。处暑的风雨过后,石榴也会慢慢由青转红映日荷花,别样红残初秋的荷塘,花瓣零落处,藕香自生成这个庚子年的夏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多地的洪水过境,是水深火热的境外疫情,是时代背景下让人隐隐不安的备战气息和粮食危机。视角再稍稍拉近我们自己的生活,我最深的记忆应是大孩子的小升初择校之旅。从开始的焦虑茫然到最后的理性落定,我很庆幸自己最终还是回到育儿的初心。初心就是“10年后我想要的孩子的样子”。在长远处着眼,在当下努力。从此没有了对比,就没有了焦虑。多事之秋不怕炼,收获之秋不怕多处暑出暑,我们都会走进属于自己的收获之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夏天,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最深的记忆呢?欢迎留言哦。喜欢我们,还可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