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水大典宣现场。
日前,以“中国酱香·赤水河谷”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酱香酒节暨丁酉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在酒都仁怀如期举办。
赤水河畔,茅台酒镇,重阳佳节数千人相聚于此感恩赤水河。据介绍,赤水河每年端午至重阳,河水呈赤红色,赤水河因此得名;而重阳至翌年端午,河水则清澈透明。更为巧合的是,端午到重阳期间的浊水季恰好是茅台镇酱香酿酒歇蒸、下窖基本不用水的时间段;而在重阳以后下沙、蒸煮需大量用水时,赤水正当清澄碧绿。重阳下沙,取水煮酒是茅台镇酿酒传承千年的秘诀,道法自然,佳酿天成。因此,重阳祭水成了酒都仁怀传承千百年的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为增加报社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贵州都市报在本次活动中,特邀了10名贵州都市报品酒俱乐部成员,免费参加首届中国酱香酒节暨丁酉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
10时29分,抬着泥土、高粱、猪头等祭品的仪仗队伍,在鼓乐声中出发,走过赤水河上的吊桥,来到河岸边的取水点,净手焚香,宣读祭文,准备迎取圣水。整个祭水大典分三个环节:取水、迎水和祭水。
身披簑衣的老翁,撑一竹筏,载着取自河心的圣水,缓缓靠岸,送到迎水队伍手中。据介绍,河心取水,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讲究天时。老翁河心取水的时间,是在凌晨的某个特殊时刻,并有着特殊的寓意,而这一习惯,与古称茅草台的古茅台人祭祀有关。
一路长号、锣鼓,壮汉们抬着从河中汲取的圣水,在盛情庄重的主祭人带领下,前往设在茅台镇广场的主祭台。这里,是当年的盐运码头,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第三渡赤水河的渡口,并有酒坊旧址。
随后,主祭台上的香烛点燃,圣水被倒入大陶缸。祭祀正式开始,主祭人宣读祭文。
茅台祭水的祭文,主要是酿酒人感恩天地自然、敬颂宗师、恪守传统、传承工匠精神的真情表达。酒文化专家说,成就以茅台镇为中心的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的条件,除了天人合一的环境、微生物、原料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茅台镇的旧时酒坊,还是新入行者行拜师礼的地方,庄重而神圣。直到现在,包括茅台酒厂(集团)等一批酒企,还保持着重阳祭水下沙和拜师的传统。
诵读祭文毕,主祭人宣布开酿。由此,赤水河流域新一轮的酱香酒酿造,由此开启。
祭水大典结束后,贵州都市报品酒俱乐部粉丝,纷纷在朋友圈发图,好几位粉丝还激动地吟起了打油诗。诗曰:“酒都仁怀,神秘茅台,醉美赤水滚滚来;彩旗飘飘,锣鼓声声,下沙取水酿新酒;酱香酒节,高峰论坛,茅酒文化代代传!”、“酱香美酒味道纯,九九重阳祭水神,赤水之水为酒母,茅台万民共虔诚,若要酱香飘四方,更待酒协做文章。”
文图:吴淑韵来源:贵州都市报编辑:张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