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末世才子,写下令人拍案叫绝的牢骚名篇
明末清初有位著名的鼓词作家贾凫(fu)西,生当国破家亡的末世,作品酣畅淋漓地说尽了天地的不仁。其中一篇是这样的:
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使死(累死)倒把皮来剥。河里的游鱼犯下什么罪?刮净鲜鳞还嫌刺扎!野鸡兔子不敢惹祸,剁成肉酱还加上葱花。古剑杀人还称至宝,垫脚的草鞋丢在山洼。杀妻的吴起倒挂上了元帅印,顶灯的裴谨(古代一个急公好义的好人)捱(挨)些嘴巴!活吃人的盗跖(zhi)(强盗头子)得了好死,颜渊(孔子门徒,聪慧早夭)短命是为的什么?莫不是玉皇爷受了张三的哄?黑洞洞的本账薄哪里去查?好兴致来时、顽铁黄金色。气杀人运去、铜钟声也差!世间事风里孤灯草头露,纵有那几串铜钱你慢赭(zhe)沙!
作者牢骚满腹,指天骂地。骂得不但有理,而且有力,艺术性、技巧性很强。非是亲身经历了天地之大不仁,不足以写出这样具有强大情绪渲染力、宣泄力、爆发力的名篇。
二、天地不仁,老子惊世骇俗的言论引发纷争
天地真的不仁吗?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惊世言论一出,立即引起古今众说纷纭。每个人从不同角度,解读老子的话,并自圆其说、言之成理。评为帝王术者有之,斥为阴谋家者有之,认为老子攻击儒家、毁弃传统仁义道德者有之。
从字面意思上说,天地不仁慈,把万物都当作草扎的狗来看待;道德圣人、各学派鼻祖、帝王们不仁慈,把百姓不当人来看。尖刻讽刺和反世俗的论调溢于言表。然而老子的话,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刍狗,草扎的狗,用于祭祀的祭品。祭祀时,祭品被摆在案上供奉神明,此时被看得很重;祭祀结束,祭品被大众分而食之。供奉时祭品是神圣的,结束后地位马上一落千丈。
三、天地之心,是“自然”而不是“仁慈”
说完祭品,我们再来看天地与万物。天地生万物,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并非因为天心仁慈,才生长万物。人类以自己心为天心,勉强赋予天地“仁慈”的属性。换句话说,是人类一厢情愿认为天地“仁慈”。其实,天地生灭万物全凭自然,并无仁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是天地并没有一颗慈爱万物的天心,而生万物;万物就像祭祀用的刍狗一样,祭祀时自然用之,祭祀结束自然灭之。自然才是天心。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与“天地不仁”同理,真正的道德高人,人心如天心,一切作为都秉承自然之道。并非因为有“仁爱”之心,才去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果圣人存有一颗“仁爱”之心,即心存偏颇,即“有我”之境界,早已失去了天地至公的自然大道。有心之仁慈,不是真仁慈,保存一面的同时,必然伤害另一面。
四、圣人无名,标榜圣人是别有用心
何况,世上所谓的“圣人”又都是些什么人呢?圣人无名。有名的圣人,自称或被称为圣人者,早已不是圣人。更有人自称“圣人门徒”,满口仁义道德,做的却是损人利己之事;假借仁义之名,只为逞一己私欲。这样的所谓“圣人”,非但以百姓为刍狗,更是以百姓为鱼肉了!
因此,老子所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其实是一种强调了天理、良心的公平自然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采用反讽的手法,对虚伪标榜“仁义道德”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有力抨击。
五、非动即静,老子眼中的天地万物
接下来,老子又对“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世界观,进行了进一步解释。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橐龠,就是风箱,炼铁用的鼓风设备。“虚而不屈”,是风箱内蓄满气、含而不发的状态。“动而愈出”,是风箱运动、吹气的状态。老子认为世界上一切活动,无非就是这两种状态。一个是静而藏之,一个是动而用之。
六、不如守中,周易智慧指出一动不如一静
《周易》指出:“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吉凶悔吝,是事物的四种状态。凡事不动还好,只要一动,只有四分之一可能向好,有四分之三可能向坏。由于天地万物不断运动,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状态,故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向坏的概率超过向好,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消亡。总有一天,生归于灭,有归于无。
“多言数穷”,动则向坏、越动越出,犹如数理开发,没有穷尽。人间的纷扰,多是因为“动”,越动越乱;只有时刻守着中间,不落两边,才是“真常”。从佛学上讲,这个中间是假设出来的,勉强称之为“中观之论”。为何要用一个“守”字?因为真正的“中”并不存在,“中”时刻在变动,所以才要时刻去“守中”。
后世又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当作明哲保身的哲学、修仙成道的诀窍,创造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道家修行要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西游记》)的格言,这也算从另一个角度对老子学说的解读,聊以为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