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在看到张择端作于北宋覆亡之前夕的《清明上河图》之后,
会有种拾起旧日繁华的感觉?
仿佛画面穿过了这千年时光,
将北宋都城内熙熙攘攘的街头和形形色色的人群,
一一展现在了你的眼前......
只可惜,这么一个美好的景象,
随着北宋覆灭,也不复存在了,
留给我们的,只有这幅在当时被忽略的画作《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作,描绘的是北宋东京城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
但是,很多人不曾留意长卷中隐藏的小细节,
这些小细节又透露出怎样的小秘密?
01细节一:清明时节,城内有人购进大量木炭。
清明节,北宋东京城外,稀疏地远郊树林中,
两名脚夫正着急忙慌地驱赶着几头驴,
驴身上驮着黑乎乎的,莫非是炭?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城内居民是农历十月才开始购置木炭,
这也不知道是哪家土豪,反常地在清明节定了这么多炭......
这些炭要用来做什么呢?
02细节二:扫墓后急匆匆回城的一家子,没在郊外游玩?
沿着乡间小路往京城方向走,林间拐弯处跑出一队人马,有骑马的官吏或者乡绅,乘轿的家眷,以及仆役小厮,
轿子上似乎挂着杨柳装饰,看这情形,他们应该是去郊外扫墓刚回城......
按理说,大多数人扫墓后要在郊外玩到黄昏才回城,这么急匆匆赶过来,
可见这一家子,比较喜欢清静。
突然,前面冲出一头疯狂奔跑的猪,两个人在后面急忙忙追,
这一幕惊动了队伍前面的小厮,
他伸出胳膊仿佛对树后的某人大喊:猪往那跑了....
03细节三:两头牛拴在门口,是用来租的吗?
旁边一户农家的老汉,急忙跑过去想拉住站在路边还没回过神的小娃,
路边还有一位拄拐的老大爷,惊慌躲避,
这边猪跑的欢,另一边农舍里的农妇以及小吃店的老板、食客在远处围观,
不可思议的是,连门口的两头黄牛和一匹马都很“八卦”的看了过来......
农舍以北,是一片菜地,专供城里的菜。
04细节四:女子出行可以骑驴了?
这个画面里,还有一队刚出城的几人,意外的是,其中一头驴上乘坐的是名女子!
在北宋初期,女子若是想骑驴出行,门儿都没有,
人们认为这样伤风败俗,但是风尘女子除外,
看来在北宋末期,女子骑驴出行已经渐渐被人们接受了。
05细节五:望火楼里怎么没人值守呢?
众所周知,北宋大多房屋都是砖木结构,为了避免火灾发生,
宋廷就在市郊建了座二层小高楼,也就是望火楼(图中7号地点),
专门是为了盯着城里城外哪处有没有着火点,
原本规定,这望火楼下要有官屋数间,驻屯军兵数百人,
可是,人呢?一个都没看见,集体翘班了么?
这个全靠人力的北宋“消防系统”已形同虚设。
这个画面还有几处小细节,比如1号位置的招牌“纸马店”,
也就是清明节出售祭品的店铺,
门口2号位置摆放的便是镇店之宝——“纸马”。
纸马店门口没有顾客,旁边的小酒馆里也没几个人,
再旁边的小吃店的伙计,正将打包好的包子或馒头递给顾客。
码头上,算命先生拉住一行人招揽生意,
几个役夫正辛苦地从船上搬运粮食......
虽说是地方补给来的粮食,但京城竟没派一个官吏来监工,
唯有牙人在那指挥......
06细节六:大叔也会翘脚卖萌
码头上停靠的大船可真多,虽说是货船,
但通过图中打开窗户向外望的女子,甚至还有幼儿,
不难发现,船主一家吃住都在船上,3号位置的小方桌上,还摆着餐具,
还有4号位置简易的香案和供品,
这是祭祖还是祭水神?
岸上几名役夫正扛着大包货物卸货,
手里都拿着长签,船边还有一人手里拿着一大把长签,
这便是宋代“工资计件”的方式,扛一次货,拿一根签,
最后拿签换工钱。
有趣的是,5号位置那名聊起天来都翘脚的胡子大叔,是跑来卖萌的吗?
07细节七:惊险一幕,即将发生“船货”?
看到这惊险一幕的时候,我忽然想知道结果是什么,
是船撞上了桥,还是灾难被避免?
虹桥前一艘要过桥的船上,船夫们手忙脚乱地放倒桅杆、调转船头,
连船上老妇人和女子都跑出来帮忙了,可见当时的情况十分凶险,
岸上还有不少热心人们,试图帮助这艘船度过危难,
不远处,也有其他船上有经验的船夫指导帮助,
虽然结果不得而已,但是我愿意相信“众人扶船能过山”,‘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艘船顺利穿过了桥洞。
与此同时,拥挤的桥面上也发生了“堵车”事件,
一位官吏带着家眷出行的队伍与另一出行队伍“堵”在了桥中间,
两队小厮互不相让。
有人说这是文官与武官撞一起了,当然不让了,
由于原图我已放大到不能再大,
没看出来骑马的男子头上戴着的幞头什么样,
若是下图这种,便是文武官杠上了!
08细节八:看热闹的人群里,竟有小偷?
在虹桥下方,市井繁华开始扑面而来,桥面上到处都是五金刀具以及鞋子之类的摊位,还有运货地毛驴、熙熙攘攘的人群……
还有独轮车,话说,这也是咱中国造福世界的一大发明。
在这么欢腾的画面里,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人将手悄悄伸向了前面的人,
疑似正在偷窃,毕竟他在的那一排都是勾肩搭背的,
唯独只有他的胳膊是朝下伸出的.......
另外,还有两个衣着“奇怪”的人,
北宋对服饰规定得非常严格,别看画面里人不少,
但是画中人们只需要看对方穿戴,便知对方身份。
在当时,这种短衣宽大长袖的人,便是宋代“黄牛党”,也就是“牙子”,
这种衣袖就是为了遮掩“报价”才做得这么长,
谈价格都是在袖子里捏手指进行。
09细节九:酒酿得好,不如广告做得好
虹桥旁边是一家脚店(没有酿酒权),1号位置竹竿搭建的门楼叫“彩楼欢门”,
这门楼会用彩色的帛围起来,所以叫彩楼,
这便是宋代酒店装修中的一项,
为了吸引顾客,酒店也是花样百出,门口挂着“灯箱广告”,
上面写着“十千(酒名)”、“脚店”(脚店的酒都是从正店批发进货的),
此外还广告了“卖点”,即悬挂着“美禄”“天之”,
应该是引用了《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通过门口挂着的这八个字,忽然发现店老板实在太会做广告了,
广告词简单明了,又引人入胜,难怪门口9号位置上,
疑似两人再核对铜板数目,好拉去钱庄里存上。
看来生意不错,赚了不少钱,来消费的又都是大户,看门口的马就知道了,
寻常百姓家里有头牛都是富裕家庭了,养马是不敢想的。
酒楼里的小单间,看似间间爆满,
倚着栏杆的那位大哥,是有啥心事么?
看过这么繁忙的脚店,在想想那些空荡荡的低矮的小吃店,
宋代富的也只是少部分人而已。
还有8号位置的外卖小哥,你是给我送夜宵的吗?
10细节十:修车行
有人说1号位置的小哥,也是去送外卖的,
明明是左手举着蒸屉,右手拿着脚架,准备摆摊的好么......
这叫作“盘卖”,
看来,午餐时间快到了。
小哥上方,疑似一老书生在摆摊卖书,围了不少人,看他们衣摆长度,露着脚腕,
像书生之类,衣摆越长好像官位越高,概念有点模糊了......
3号位置,便是一家“修车行”了,木工师傅正仔细修理车轮。
4号位置,店家正摊开双手作出“邀请”的动作,来招揽顾客。
值得注意的是,5号位置的房顶,已经修补多处了,
看来这家小店,生意不尽人意。
11细节十一:宋代菜单
看着途中的水牛车队,这是一大家子回京,一车里能坐好几人,
3号位置处一女子,站在轿子旁边望着“车队”迟迟不上轿子,
她也想知道,这是哪位官员回京任职了,
不看到最后她怎么回家“八卦”去。
另外还有个小细节,店铺里挂着的小牌子,
就是宋代的“菜单”了,醒目明了,店铺规模虽然小,
但是可以通过“菜单”来勾动食欲.......
比较,北宋时期很流行“假菜”,就是模仿食材做出的菜。
12细节十二:九大懒汉
看这图中的门、墙,不难发现这肯定不是民宅,而是官署,
里面有休息的马匹,很可能是个驿站,
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9名官吏是个个无精打采,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甚至一人直接躺地上睡大觉,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穿着短裤,
捂住脸就行了,路人也不会知道丢人的是谁。
驿站旁边,还支着一处相摊,
不管相士说得是不是那么回事,古往今来总有人愿意听,
真相有时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相信美好。
13细节十三:宋代西瓜摊?
图中1号位置处的小摊,一度引起热议,
有人说这是西瓜摊,小商贩将西瓜切开出售,
但我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这是芝麻大饼,
毕竟张择端又不缺红色颜料,如果是西瓜,总不能是白瓤的吧。
2号位置的官员很年轻啊,
平时挺爱臭美,拿着把紫红色的扇子,点缀一下身上素服。
图中3号位置,有人正起轿,也有人站在另一轿子旁作揖,
恭送轿子里的人。
14细节十四:小乞丐
那边有懒汉9人组,这边就有闲汉5人组,
这河里的小鱼们在“走秀”吗?
城门口的大爷就地“摆摊”,向马上的官吏“推销”自家土特产,
另一侧,竟有一个小乞丐在向路人行乞,
一书生拿出来小钱递给小乞丐,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15细节十五:汴京豪华大酒店
前面说到脚店的酒都是从正店批发的,
所谓正店就是有酿酒权的酒店,
看看图中这门楼,这门口,
这种地标似的的酒店,真是人来人往热闹不凡,
看脚店就觉得很奢华了,但是比起正店,脚店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门口的马匹便说明了一切。
很多人好奇,门口小贩大篮子里究竟卖着什么?
有人说是花,不能光凭着摊位前的女子就说是花
有“树枝形状”的花朵么?
应该是某种蔬菜,毕竟女子也会对蔬菜感兴趣。
16细节十六:假装没看见
这个画面里,有个特别有趣的人,
8号位置处的男子,似乎见到了不想打招呼的人,
就用扇子将脸挡起来,故意“错过”。
3号和7号在上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这里有个“解”,究竟干什么的?
解惑的?相士?
主流说法认为,这跟科考有关,很可能就是给考生们“预测”前途的。
17细节十六:赵太丞家,是做什么的?
太丞是医官名称,某某家便是某某店的意思,
所以这是医馆,不是私宅,
门口大牌子广告写的也跟医有关。
医馆旁几人正在打水,有意思的是,井口架了十字架子,防止意外落水。
4号位置,官吏带着侍从向城外走去,应该是去郊外踏青的,
有侍从挑着担子,有侍从扛着伞?
5号位置是一处祭品摊位,6号位置,看起来像是耍猴的艺人。
最后再说说1号人物,
小伙子扛着大包,拎着礼盒,莫非是来投奔亲戚的?
……………………………………一条分隔线……………………………………
以上就是这些细节了,
遗憾的是,原图颜色比较深,很多细节都不太清楚,
不过,这本《笔记·清明上河图》弥补了这个遗憾,
比如下图:
↓一群在乘凉的“懒汉”
↓要服药的小奶娃
↓地图
……
大部分人看《清明上河图》往往一掠而过,
但总有人,愿意花许多时间来试着感受,画家的感受。
翻开这套笔记,目录也十分别致,每一个画面人物的职业都做了标注,
这本书的作者赵广超先生,一直希望通过一本有趣的书,
以小见大,让大人、小孩愿意接受,读起来不会觉得杂乱深奥,
简洁笔记体,让我们看到:
中国画原来可以这样看、历史也可以这么有趣。
购买链接:
保证正版笔记清明上河图赵广超故宫出版社京东查看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