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刀俎z,我为鱼肉中的俎

上学时学过《鸿门宴》,其中有一段: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这就是“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出处,这个俎是什么?成语解释:刀俎就是刀和砧板,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还有一个成语越俎代庖,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指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再百度一下,关于俎的成语还不少:刀俎馀生、简墨尊俎、俎上之肉、折冲樽俎、刀俎余生……可见,在古代中国,俎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我就一直好奇:“俎”是什么样的?和现在的砧板有区别吗?上网搜了几张俎的图案,还真出乎大家的相像吧?

这是河南博物院馆藏的俎。端庄大气上档次吧?

这是枣阳市九连墩楚国贵族墓出土的俎,是不是充分体现了修长婀娜的楚国风韵?

王子臣俎,现存唯一的带铭文的铜俎,十分珍贵。我怎么总觉得象鬼脸嘟嘟。

老祖宗这样设计,当然是有原因的,它不是一般的案板,而是一种古老的礼器,历史无比久远,我们老祖先自有了鬼神祭祀后就产生了,《礼记·明堂位》:“俎,有虞氏以梡,夏后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就是说在华夏文明起源之初就已经有俎了。“有虞氏”指帝舜,距今至少有多年了。史书记载,帝舜之时礼制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可观,只是当时叫法不同,叫做“梡”而已。

《方言》:“俎,几也。”《一切经音义》引《字书》云:“俎,肉几也。”商周时期,日常用俎常以木、石制作而成,而青铜俎则用于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

从造字方式可知,金文“俎”是会意字,由“且”(祖)和两个“人”组成,显然是用来放置献祭之肉的,为祭神祭祖祭天地的礼器,这么想来,给神仙、祖宗用的礼器当然要用心制作了。要不然,也不会用贵重的青铜来制作。

第一张图片河南博物院馆藏的俎陈列在主楼三楼的楚国青铜器馆。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下寺2号墓,春秋时期(公元前---前年),长35.5厘米,宽21厘米,通高24厘米。平面长方形而俎面下凹成马鞍形,四足宽扁而外撇,从而显得比较稳固而便于盛载和切割牲肉。俎面和四足都有透雕的纹饰,镂出的纹样都是矩形,未镂的部位则是细线的蟠螭纹。因此整个构图以细线纹为地而强调镂孔矩形纹。俎还设计了八条镂空龙纹,俎面四条,四扁足各一条,却又两两相对,相互呼应。俎面四龙又各自与扁足四条龙组成两两呼应的对首龙纹。

在祭祀过程中,将鼎中烹熟的胙[zuò]肉捞出、初步分割后,再置于青铜俎上细切,以供祖先享用。这样的造型,汤水都能从中间漏下去,下面有可能还有接汤水的盘子,可见我们老祖先设计之精巧。

相比第二张身姿修长,曼妙,第三张又笨拙呆萌,是不是只有我们河南博物院的俎四平八稳有帝王之气?

我们从远古走来,我们从一个重祭祀,好鬼神的商朝走来,我们从以礼治国的周朝走来,那时我们的老祖先发明了大量的祭祀用的礼器,俎,就是其中之一,可随着礼崩乐坏,在祭祀过程中使用的礼器,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文化还在延续,俎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却做为一个个成语流传下来。我们出土的大量的俎,又以真实的形象保存在一个个博物馆里,告诉我们它们曾经在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82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