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前身是我国上古先秦时期的“七月半”,“七月半”设在农历7月14日,其内涵是在初秋时节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祭祀祖先。祭品为当年收获的新米,意在向祖先报告今年的收成。因为先秦古人认为农事作物的丰收得益于祖先神灵的庇佑。
之所以定在农历7月14日,是因为先秦古人认为七月是一个吉祥欢喜的月份,而“七”又是“复生”之数。也就是说天地阳气灭绝后经七日得以复生。古人将此理视为阴阳循环之道,也因此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比如,天上有“七星高照”,人间有“七情六欲”,颜色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音乐有“”七音,一周有七天等等。
古人还认为“七”是人体阶段性成长的循环之数。《黄帝内经》就以“七”为人体成长的循环倍数,讲述了女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等各个年龄节点上的生理变化情况。
概括起来就是说,由于秋天是收获的时节,古人视“七月”为吉祥之月,又视“七”为复生之数,因此选在农历7月14日这一天作为庆丰秋尝祭祖的日子,它的最终核心是敬祖敬孝。
“七月半”这个节日到了东汉以后就改称为“中元节”了。因为在东汉末年,大量的道教组织兴起。道教中有“三元”之说,即“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取其中的“地官中元”,将“七月半”演化为“中元节”。到了唐朝,因唐王朝推崇道教,中元节就作为一个固定的正式节日,日期定在了农历7月15日,并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道教认为“中元”之日是地狱大门打开的日子。这一天,所有的鬼都走出大门,离开冥界,有家的回家,没家的流浪。所以这个节日又被俗称为“鬼节”。而人们的节日活动也因此增加了祭祀鬼神的项目,比如放河灯,焚纸锭等。
“放河灯”是因为古人认为鬼和水都为阴,因此要在水里张灯任其漂流,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找不到托生之路的鬼照个路。但“放河灯”如今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一个欢乐的节目了。
“焚纸锭”是因为古人认为人间的纸就是冥界的钱。这一天要烧纸锭给冥界的祖先送点钱,让他们在冥界生活衣食无忧。上坟烧纸的人通常要留下几张在十字路口烧掉,认为这样是给无家的流浪鬼散些施舍。
中元节这天恰好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是用来救助“倒悬”痛苦的一种佛教器物,这个节日的含义是:用盆子装满美食,供奉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在地狱中煎熬的鬼魂。
由于中元节和盂兰盆节这两个节日在同一天,再加上“七月半”延续下来的一些风俗,如今这三个节日的习俗已经逐渐融合开始混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