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心文化,灿若花开”,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出圈,让传统文化触网络而兴盛,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好,我是彩虹小叔的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清明节风俗。
很多时候提起清明节,大家都会想到吃寒食,由此引出寒食节,但实际上两个节日并不同。作为节日的寒食和清明,其日期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及其以后的第二天。之所以大家认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只不过因为这两个日子非常接近,经过历史的演变,清明节和寒食便合二为一了。
小叔儿在这里插一句,普及一下非遗小知识:年,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发扬。接下来小叔儿带大家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
吃寒食:
上文说到,寒食节其实并不是清明节,只因时间接近,又因寒食节在民间需要禁火和扫墓,跟清明节传统习俗相仿,寒食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清明的别称,而吃寒食也变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吃寒食起源于介子推被烧死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介子推追随晋文公重耳亡命天涯,期间曾忍痛割肉给重耳食用充饥,在重耳归国论功行赏之时,没有提到介子推。于是介子推愤懑之下归隐山林,后悔的晋文公前去呼喊却不曾叫出介子推,便想到烧山毁林的方法逼迫介子推出来,但没想到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最终介子推在大火中灰飞烟灭,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便下令断火吃冷饭,后相沿成俗。
农桑: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既然作为节气出现,所以就跟农时有着关联。唐末《四时纂要》中有云:“清明之日,修蚕具蚕室,宜蚕。”课件当时被认为清明是预祝蚕室的吉时,直到明清时期“暖蚕种”“祀蚕姑”依旧是清明节的农桑习俗。嘉靖安徽《石埭(dài)县志》为证,有“妇女制米茧祀蚕姑以祈蚕”之俗。
改火:
改火这一习俗想必大家并不熟悉,在古代清明节有着改火的习俗,因为古人觉得用旧火烹饪不利于人的健康,所以要进行改火。唐代诗人韩翃(hóng)有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该诗已表明清明节这天,应该重新改火了。
改火最早源于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到了唐代,火石、火镰的取火技术已然代替了钻木取火,但是到了清明节这一天,钻木取火又被提及,也成为改火的重要过程。当日改火成功的小朋友会被皇室赏赐布匹和金碗。时至今日,改火这一传统风俗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合当下时代了,也成为难以传承的风俗。
墓祭:
墓祭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孟子》中讲到有一个齐国人,来到临淄的东郭以外墓祭区讨要酒肉的故事,由此可见,时下的人们经常会用酒肉等贡品祭祀冢墓,所以墓祭已经成为当时的习俗。
到了清代,墓祭已成为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为祖先坟墓除草、添土、挂纸、摆祭品、焚纸钱的习俗一直沿用至今,以表对死者的哀思之情。而还有个习俗就是对先年或当年新亡故的人,扫墓时间要安排在春社日(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二月初二前后)前或当天进行。
春游和娱乐:
《荆楚岁时记》有记载清明节期间有斗鸡、打球、荡秋千、施钩等娱乐游戏。何为施钩?《荆楚岁时记》对其进行了说明,简单来说就是用吸水绳子相互连接成为缆绳,之后鸣鼓为号,两端紧绷。是不是很熟悉,料想这就应该是现代的拔河游戏吧,侧面可证明拔河起源于楚地。当时的施钩游戏有祈求丰收之意。
再说秋千游戏,相传秋千是汉武帝后宫休息是的游戏,本名为千秋,寓意千秋万代,后变为秋千。因秋千荡高的竞技,又有高升之意。唐代诗人韦庄有诗云:“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趣盎然。
再说一说打球,古人打球兴盛于唐代。当时把踢球称为蹴鞠,还有一种盛行的打马球,又称击鞠,男子骑马打球、妇女则骑驴打球。还有一种于打马球有区别的步打,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
还有斗鸡、雕画鸡蛋、斗鸡卵等在此不表,大体都是祈祷丰收之意。
插柳与簪柳:
宋代《岁时杂记》说:“今之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将淮间尤盛,无一家不插者……”可见折柳插门已成为当时的风俗。相传折柳插门的习俗是因为柳枝有辟邪除瘟的作用,有百鬼不入家门、瘟疫不侵身体之意,至今仍旧沿袭这个风俗。而簪柳就是将嫩柳簪于头上,寓意着保持青春。有句谚语说的就是簪柳,“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而今却很少见到簪柳这一习俗了。
当然,清明节还有踏青、放纸鸢、植树、蚕花会等风俗,由于篇幅和传承度关系小叔儿不再赘述,如有兴趣可在评论区进行讨论,欢迎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声明:本文因致于传递更多关于非遗文化目的,让传统文化触网络而兴盛,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所以可能会引用“百度百科”、“新闻中心”等互联网资源相关论点、文案等,以向广大网友传达准确的信息。引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与其他作者文案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不存在恶意搬运、抄袭行为。若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小叔儿联系,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