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区民间清明祭祀风俗

清明祭祖,祭奠对先人的哀思

清明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了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各地方的表达方式和习俗也不尽相同。

今天来聊聊湖北省地区民间传统的一些不同的祭祀形式。

在湖北祭祀,一般是:

一对蜡烛,一束香(要奇数的),一挂鞭(越响越大越好),焚烧的冥币和纸人、纸房子等。

去公墓时要买红丝带系在墓碑上。

去乡下要带铁锹工具,给先人的坟上培上新土。

清明节前三天后三天都可以祭拜,后来改兴敬献鲜花之类了!

当然,每个地方也有着不同的祭祀方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在湖北的恩施,清明上坟扫墓称为“插青”或“飘坟”。

从春分起开始上坟扫墓,一直延续到清明后,而清明节前后几天是扫墓的高峰期。

“竹悬纸钱”是将白纸剪成铜钱状,扎成束,悬挂在竹竿或木棍顶端,插在坟上,即“清明吊”。将纸钱插在坟上随风飘摇,故又叫“清明飘”。将“清明吊”插在长满青草的坟上,称之为“插青”。

插“清明吊”与烧纸钱同义,表示后人孝敬先人钱财,让他们在阴间日子过得好一点。

另外,有用各色花纸做成宝盖、旗锣鼓伞,送给故人,则是对亡人功德的感怀,希望先人保佑后人如“八宝”象征的那样事事圆满。

此时走进恩施地区的乡野,所见之处,到处插着白的“清明吊”,和五颜六色的宝盖与旗锣鼓伞。一阵山风吹过,这些纸质的祭品就不断飘悠着摇晃着,形成了独特的祭祖扫墓风景。

五颜六色的宝盖插在坟头

下面来看看宜昌的清明祭祀方式。和恩施有些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宜昌,祭奠先人这种行为也叫“插青”。

老辈人一般会提前十天半个月(新坟会早一点,老坟会晚一些,但不会超过清明节),只要是太阳出来了,天气变暖和了,“插青”就开始了。年轻人选择清明去“插青”,也把它当做一次春游活动。

“插青”的用品,以前是“清明吊”,一家老小在家自己制作,用竹棍、竹条制作一些须、花、球制品。现在基本上都是买现成的。带上香和大捆纸钱、冥币、鞭炮,到先人墓前,将坟前清理干净,给先人烧去纸钱等,以寄托思念之情。

“插青”即“标墓”,标识标志的意思。以清明吊或者烧纸钱做标记,标明坟墓主人有亲人祭扫,不是无主之坟,昭示墓葬主人后代相传,外人莫毁损坟墓。亦有民歌唱道“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有人坟上纸飘飘,无人坟上草森森”。

插上清明吊,烧纸钱

在孝感,祭祖也叫“上坟”。

清明节前一天,不能到祖坟地动土或祭祀,称之为“寒食节”。准备去祭祀的头一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澡,以显示祭奠的诚意。

祭祖需要带上鞭炮、铁锹、锄头、黄表纸。祭拜时,成年人先扯掉杂草,再用铁锹、锄头在坟上修理并培上新土。

坟呈三角形,在正三角的角上要放上几张黄表纸。然后,在坟前焚烧纸钱,上香祭拜,最后放鞭炮。祭完回到家,在门楣上插上杨柳。

“插柳”这一习俗,有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墙”的农事祖师爷神农氏的。

因为杨柳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真实的写照。柳条插土即活,年年随插,处处成荫,寓意随处皆安,生机一片。

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此时正百鬼出没,人们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故插柳于门前作避邪驱鬼之用。佛教中认为,柳可以驱鬼,即“鬼怖木”,观音以柳枝沾水普度众生即为此。

清明时节,门楣插柳

十堰地区上坟遵循“迎前不拖后”的习俗。

要清扫墓场和石碑上的枯叶和灰尘,纸钱烧完再挂坟(挂“清明吊”)。

带上铁锨,给祖坟培添新土,使其增高,保佑后辈儿孙步步高升、年年发财之意。

给祖坟添上新土

再来看看荆门乡村清明祭祖的习俗。

在荆门是有2个重要节点可以祭拜先人的,那就是大年三十和清明节。

买各式色彩艳丽的绢花插在坟头;将大捆的纸钱和一扎扎的冥币烧给先人;每人拿着3根点着的香依次祭拜;最后就是放鞭炮了。

祭祀结束后,可以挖野菜等踏青活动!

各式艳丽的绢花插在坟头

清明节在各地的民间传统祭祀方式中虽不尽相同,但后人对先人的祭奠哀思之情都尽在不言中。

不知朋友们那里有什么不一样的祭祖风俗呢?希望大家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更多一些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9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