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清明未至,你是否已在返程路上,匆匆而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初学杜牧的这首《清明》时,小编还是小学,一转眼,小编都奔三了。小时候并不懂得清明节是个什么节日,只知道这一节日是在每年春分后的第十五天,在这一天小编学校会放假,而且在这一天所有的大人都会很忙,忙着准备祭品、裁纸钱,根本没有人会管小编,所以小编就会呼朋唤友去河边爬河堤玩,好不痛快。有时真不得不说,时间催人老,眨眼功夫,小编成了那个在这一天忙碌的人,也才真正明白这一天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然而,由于现在很多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对于节日的重视度大大下降,尤其是对农村的家庭来说,很多人不会再在这一天选择回家集聚、准备祭祖。渐渐地就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在遵从着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传统。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对于清明节假期的调整与注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记起了这个重要的节日。但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并不是选择在清明节当天回家祭祖踏青,而是提前上那么一、两天,回一趟老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跟着小编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首先是清明节假期是人流量高峰期,很多人会在这个假期回家或者出游踏青,来放松身心,调整状态,这就很容易导致车票紧张或者高速路上堵车。为了避开人流量高峰期,确保不在路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假期这么短,如果白白耽误在来回的路上,那实在是太可惜、太不划算了。
其次是清明节假期很容易和周六周天的假期重合在一起,如果清明节是在假期的前两天还好,如果赶上清明节是在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为了能在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准时上班,不耽误手里的工作,那就只能选择提前回去和家人相聚、给祖先祭拜,然后在清明节当天在匆匆忙忙的往回赶,以确保自己当天能到打工的城市。
最后是一个比较偏的原因,由于国家近年来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和提倡,人们开始注意到对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尤其是对节日的继承,比如寒食节,有一些人可能对这个节日还是有一些陌生,有些人可能是只听过这个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其实在古代,清明就仅仅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直到后来晋文公为了表达对介子推的纪念之情,从而下令专门为其设立寒食这一节日,后来这一节日就被大家用来祭祀先祖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因为寒食这一节日和清明这一节气相差没几天,一般而言寒食是在清明的前一两天,有的人会选择在清明祭祖上坟,两个节日就慢慢的习俗就混在了一起,再发展到后来,寒食节就渐渐被人们遗忘,只剩今天的清明节了。因此人们选择提前一两天回家祭拜自己的祖先,也是对古文化的传承。
清明时节即将来到,你是否已经想好要在哪一天返程了呢?不管你是选择什么时候返乡祭祖,这都是一种孝道的传承,正是因为传承,我们的文化才能历经风霜而不倒,永久流传。
感谢您的阅读,若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