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的御膳究竟吃些什么明官中后妃的饮

明代皇帝的御膳究竟吃些什么?明官中后妃的饮食风俗又是如何?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皇帝吃的一定是龙肝凤髓。诚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由于君临天下的特权,皇帝可以任意享用各地的贡品时鲜,包括水陆珍馐、山珍海味。于是、明代宫廷饮食风俗,就给人以神秘之感。其实,明宫皇帝的御膳,并非以“大官即光禄寺属下的御厨)为美,所以后来皇帝的饮食,大多是由太监所掌管。原因很简单,大官所进献给皇帝的饮食,全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这还在其次,尤其是烹调方法,也实在难以令人恭维,不过是以燔炙酸厚为胜。下面从御膳管理、宫廷宴会,以及宫廷饮食中所包含的主食甜食、茶食、菜肴、酒、茶、贡品等方面,对明宫饮食生活作适当的介绍与剖析。

明宫廷御膳管理,分为内外两套衙。外廷的管理机构有光禄寺、太常寺。内廷属于實官衙门门的有尚膳局、属于女官衙门的有尚食局。

自古以来,帝王的饮食,全都由一些精于烹调的人掌管。光禄寺的职掌主要包括祭享、宴劳、洒醴、膳差之事。光禄寺所属有大官、珍馐、良酿掌醢四署。大官供祭品、宫膳、节令筵席、蕃使宴犒之事;珍馐供宫膳、肴核之事;良酿供酒醴之事;掌醢供饧油、醯酱、盐之事。光禄寺掌管御膳所用牲果、菜物,均取自上林苑。若上林苑不够或无,则在民间市场上购买。明初洪武年间,光禄寺卿是徐兴祖,明太祖朱元璋给他的任命诰文中,就称其“世业烹芸,其于五味之施,皆无过不及,可谓能矣,善矣”。可见,明代掌管皇家饮食之事的光禄寺官员的选择,有时就是一些精通烹调之人。

太常寺主要掌管祭祀、礼乐之事。凡是与祭祀有关的饮食活动,诸如祭品的准备,都由太常寺负责。上林苑掌管苑囿、园池、牧畜、树种等事务。下设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署。

良牧掌牛羊、猪的饲养;蕃育掌鹅、鸭、鸡的饲养;林衡掌管果实、花木;嘉蔬掌管莳艺瓜菜。上林苑之地,东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有养地,有栽地,以供给官府的膳馐。

光禄,太常二寺属下均有很多厨役,以备御膳、朝廷各种宴会以及祭祀食品的烹调之需。从分工上说,隶属于光禄寺的厨役,其职责是“以给膳馐,即负责皇官内的饮食以及各种朝廷宴会;隶属于太常寺的厨役,则职责是“以供祭祀”,即所有祭祀食品的烹调,均由太常寺厨役负责。

光禄寺的厨役额数,宣德十年(公元年)定为名,后增加到名。嘉靖八年(公元年),实际厨役数额为名,三十四年后减到名。隆庆元年(公元),以名作为正式定额。

太常寺厨役数,洪武时初定为名。后陆续增加,到弘治五年(),增至名。随后又时有增减。至万历十年(),以名作为正式定额。

光禄寺厨役,主要在大庖厨、大享门、凉楼、东西舍饭店、御酒房、苦酒饭服役,或为伴当,或准备御膳,以备皇帝饮食的随时之需。

皇宫饮食所需,如牲口,主要由礼部岁派各省府州、例有定数,然后再解到光禄寺,以备饮食之需。后来也有改折价银之例,所收银两也储于光禄寺,再由光禄寺出银到市场购买所需之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5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