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百霖价格 http://m.39.net/disease/a_6100089.html散文意境:清明行,清明在心中。文/恋诗鸟江南清明,烟雨人间。很多人喜欢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人”来记载岁月的痕迹,如今我更喜欢点透,譬如说鼠年四月的这些天,你和我,或者千千万万的人,轻轻诉着忧伤。清明节,是四月,乃至春天跨不过去的坎儿,更是我们心中那道无法逾越的坎儿。时光在这几天会歇歇脚,我们刚好能目睹时光倒流,花叶落在山川,日子站在群山的背后,正如一双双眼睛扫略曾经的世界——去过的山间,走过的田背,穿过的丛林,路过的溪流。在那里,始终不见时光的尽头,却在先人的脚步中得见人生的去向。01清明上坟,是一件大事,要记得,要践行,年年如此。当代的人们,愿意称其“扫墓”,殊不知扫墓只是上坟要做的事之一。说到底,还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省略了其他事宜,只是最后习惯了,也就忘了。民俗,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我始终这样坚信,所以在上坟的事上讲究我更愿意认为是一种对先人的敬仰,乃至传承。正如清明当天,无论家里有多少农活没做,都会有不少人抽空去做这件事,先不说能否寻得祖上庇佑,但至少能寄托哀思之时,吐露积压内心的好与不好,好的随风而扬,不好的也能埋如黄土。有时候想想,当一个人站在先人墓前,与其说是在讲究民俗之事,不如说是在继承先人之道,真正领悟了,方才大彻大悟。清明的含义,不过如此,乃是让活着的人脑中获得清明,更清晰更好地活着。02上坟,要上贡。很小的时候,无论家里多么穷,都会准备一些像样的祭品,荤素搭配着,配些小酒和甜品,没有人家凑合了事。世人能压榨己身来对先人施予敬意的贡品,最开始的时候我十分不解,甚至总要在心里问上一句:“活人还没死人重要?”如今看来,这是一种的谬误。贡品是可以食用的,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是“心诚求同”,在虔诚征得同意之后方可食用。讲究的是一种民俗传承,更是一种孝义和礼让,彰显富贵的贡品其实总能反馈给活着的人,反而像是一种哲理——大方给予,方可大方接受。正如人付出了,不遗余力,那么幸福也是理所应得的,大方与大方之间并不相悖,反而是一种顺理成章。清明的好处当属这般,清明地活着,要理清俗世那些事的结果和前提。03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帝京景物略》清明祭始于庙堂,流传于岁月间,传播在代代人,年年草长,岁岁有人,传承就应该如此,不惜流年过往,生命铮铮不息。明代刘桐等人编撰《帝京景物略》,曾记载在清明当日要给祖坟添土。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万物有灵,哪怕是一粒土,也是生命的象征,更有着它特有的价值,甚至上心灵的指引明灯……所以,我更相信这是心灵的一种沟通,是信仰在时光机上的驻留。一年的光景,风吹日晒,总有一些风雨会带走些属于墓地的一粒土,人何尝不是如此?索性,掘一方新土,挥洒填充,这样平添的不仅仅是一方泥土,不仅仅是一腔凭吊,更是后继有人,乃至活着的坚挺。手一挥,扬一把土,土被风送归墓,人却在风中屹立不倒。04俗话说:有儿坟上飘白纸,无儿坟上草青青。上坟,儿女不仅要扫墓清场,还要挂青,一根新绿的树枝,散开些许新叶,串上纸钱,挂单不挂双。这在世人看来,是“一路同行”的意思,一家人要同气连枝。世人居多的是无神论者,但亡故的先人是每个人内心的信仰,毕竟最初的荣耀和卑微都来自先辈的惠顾,正是因为那些“祖上的财富”。既是惠顾,自然不是长久之计,人要靠自己才能有出头之日,只是那些“坐吃山空”、“分家力行”的人是不会懂得。因为,在那些人看来“祖师爷的饭”,可以吃一辈子,拿到手就拥有了一辈子。先人“同气连枝”的预意是好的,可现实的人们却总会出现相悖之处,只能于清明时分将生者事倾诉,请求宽恕一切错误,并庇佑一切未来。至于烧纸钱就无须多说,世人虽没有省略这一步,但很多人早已就忘记了这一传承的根本。以前人们买来纸钱千折百叠,通宵达旦;如今的人们可以网购“金山金海”、“豪车游艇”,甚至可以弄到“冥界国际护罩”、“房产证”等千奇百怪的东西,简直令人啼笑皆非。岁月里传承在消失,与其说人们在挤着时间活着,不如说正在悄然老去,烦躁了那些传承,就是厌烦了活着,更有点像是堕落。清明,时光会歇歇脚,只是很难再闻到用心烧出的纸钱味道,还是会有很多人在塑料的臭味中匆匆而去,在时光中欺人,或者自欺。四月的清明,烟雨的江南,愿心中固守清明。-图片来自网络-THEEND话题互动:清明节,你家乡有哪些风俗?恋诗鸟,坚持原创,汇集散意生活,点亮情感明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