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明的人,在他离世后,惊奇地发现自己化身为了幽灵。成为幽灵之后,他才意识到,在阴曹地府这个神秘的世界里,鬼魂也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存,而且鬼魂的社会中也存在着资历老到的长者和刚刚加入的新手之分。
由于无法找到食物,这个新晋的幽灵李明,只好去寻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幽灵,询问他如何才能填饱肚子。
这位老幽灵看着眼前的李明,心想:“哎呀,这新来的小伙子,怎么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竟然空手而来?”他感到十分恼火,但又不便直接发泄出来,于是决定捉弄一下这个新手幽灵。
老幽灵深思熟虑后,立刻露出了和蔼的笑容,说道:“你想要填饱肚子吗?其实很简单的。你看,终南山脚下有一个樵夫,你每天去帮他挑担子,那样的话他就会感恩你的帮助,向你献上祭品,这样你就有东西吃了。”
李明听后,觉得这个建议颇为合理,于是满怀感激地向老幽灵表示了谢意。
临别时,老幽灵还不忘嘱咐他说:“小伙子,如果真有美食出现,可别忘了分享给我,记得叫上我一起。”
李明听后,微微点头,然后便踏上了前往终南山的路。
到达终南山脚下,他果然看见一个樵夫正在那里劈柴。等待樵夫砍完柴之后,李明就附在那一担柴上,帮助樵夫减轻负担。
当樵夫挑起担子的时候,感觉异常轻松,但他并未产生疑惑,只是自认为可能是柴火砍得少了。或者是因为自己吃饱了,力气大增。
几天过去了,李明心中暗自琢磨:“这个方法似乎行不通啊,我虽然帮忙挑柴,但樵夫并不知道是我在默默付出。”
于是,李明决定改变策略。
樵夫如往常一样上山砍柴,砍完的柴放在担子上,他觉得有些疲惫,便坐在树下休息。
李明见状,立刻挑起担子,向樵夫的家走去。他却没想到,自己作为幽灵是无形无影的,人类是看不到他的。
樵夫抬头一看,自己砍下来的木柴居然能自动移动,吓得他大跳,以为是树木成精了,他也赶紧朝家里奔去。李明发现后,也紧随其后。樵夫一路狂奔,直到家门口,那一担柴也恰好到了家门口。
樵夫深信,这一定是树木成精了,他不敢将木柴带进家中,于是就把木柴放在门口焚烧了。
从始至终,樵夫并未拿出食物祭拜李明,所以李明自然也没有东西可吃。
李明不明所以,于是再次去找老幽灵,抱怨这个方法并未奏效。
老幽灵听了李明的经历后,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我之前只是和你开个玩笑,这种方法只会吓到人,怎么可能有东西吃呢?这样吧,山下的张三要祭祀他的亲人,我们一起去分享那些祭品吧。”
李明听后,觉得这次老幽灵和自己一起行动,应该靠谱,于是便答应了。
两人赶到现场后,果然看到张三正在墓前祭拜,还摆出了美酒佳肴和水果。
墓中的鬼魂确实出现了,他避开了张三,在一旁默默流泪,心有余悸地不敢动食物。等到张三离开后,那个鬼魂长叹一口气,才慢慢开始享用祭品。
这时,老幽灵示意李明去享用祭品,李明此刻已经饥肠辘辘,也就不再客气,上前大快朵颐。
刚才那个哭泣的鬼魂看到食物被动了,瞬间露出恶狠狠的面容。他一把抓住李明,将他按在树上,然后解下腰带,将李明紧紧捆住。
此时,周围陆续聚集了一些鬼魂,包括那个老幽灵。刚才的鬼魂看到他们后,分给他们一些食物。唯独李明没有份,反而被捆在一旁。
李明这才恍然大悟,他又一次被老幽灵欺骗了。他无奈地叹息道:“我原本以为,欺骗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没想到在阴间也是如此。”
最后,李明被其他鬼魂狠狠教训了一顿,才被放开。而那个老幽灵,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的李明满肚子委屈,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他漫无目的地游荡了许久,突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物各有主,阴阳两界并无二致。刚才那个鬼魂,有他的家人给他送食物,难道我就没有家人吗?”
想到这里,李明豁然开朗,他决定通过梦境向自己的儿子传达自己在阴间的情况,并请求儿子送些食物过来。
李明的儿子梦到父亲的请求后,不禁泪流满面。但他们家境贫寒,没有丰盛的美食可以祭拜父亲,只能挑选一些腌菜、粗粮饼和稀粥作为祭品。
看到这些简单的食物,李明再也顾不上什么,立即将它们全部吞下。
自那日起,他便时不时地在梦中向儿子索要食物。
儿子家境清贫,每日都被父亲的梦魇所困扰,逐渐产生了疑虑:我父亲已经去世,我曾经祭拜过他,为何他还是不断地索求?难道他不知道我家的困窘吗?我一个月要上坟十次,这样的频率,恐怕没有哪个家庭能做到吧!莫非,有人冒充我父亲?
因此,儿子开始对父亲的祭拜持保留态度。于是,李明又开始感到饥饿。
李明无计可施,他看到其他鬼魂并未像他一样饥饿,于是他找到阎王爷,询问其中的原因。
阎王爷告诉他:“这其实是你生前行为的业报。你生前好大喜功,挥霍无度,从不尽孝,当父母在梦中向你请求时,你却以为是骗子。你家本来富裕,却被你挥霍至贫穷。如今,你的报应降临,你生前贪图口腹之欲,死后仍旧如此,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你的儿子也效仿你,认为你是骗子。”
李明觉得这不公平,他反问:“那其他人呢?为什么他们就不会感到饿呢?”
自那日起,李明的鬼魂每隔几天就向儿子索要食物。然而,儿子对他的请求充耳不闻,甚至停止了对父亲的祭拜。于是,李明再次陷入了饥饿之中。
无奈之下,李明开始观察周围的其他鬼魂,他们似乎并未像他一样受苦。疑惑之下,他找到了阎罗王,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解答。
阎罗王淡淡地说:“这其实是你生前行为的业报。你生前贪图享乐,大吃大喝,却从未尽过孝道,甚至当父母托梦给你时,你却将他们视作骗子。你家原本富裕,却被你挥霍一空。现在,你的报应来临,你生前的贪婪和口腹之欲仍然困扰着你,而你的儿子也步你后尘,对你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听到这些,李明感到十分不公。他问道:“那其他人呢?他们为何看上去并未像我一样饥饿?”
阎罗王回答:“那是因为他们生前行为端正,积累了善果。他们对家人孝顺,对朋友真诚,对社会有贡献,所以他们死后不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存。你看到的,都是他们生前行为的结果。”
阎罗王怒气冲冲地斥责道:“你还未醒悟吗?他们生前节制饮食,孝敬父母,祭祀先人,因此死后虽成鬼魂,却无需大吃大喝。他们的子女也会效仿他们,尊重祖先,供奉他们,给他们提供食物。他们所需有限,而子女供应充足,怎会感到饥饿呢?唯有你这种贪婪无度,子女不孝,忘记祭祀祖先的人,才会时刻感受到饥饿之苦。”
李明听后羞愧难当,他觉得自己已无颜面对世界,于是退回了自己的墓穴,再也未曾露面。最终,他竟然在饥饿中消逝,化为聻。
鬼魂能否消逝?答案是肯定的,鬼魂消逝称为“聻”。
成为聻后,他仍旧感到饥饿。一日,他饥饿难耐,极想大快朵颐。但转念一想:无论我如何填饱肚子,终究还是会饿,何必自寻烦恼呢?再说,我已经成为聻,还怕再次消逝吗?
这个念头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片金光,金光之中,一位菩萨轻轻弹了他的额头。
此时,他发现自己又变回了鬼魂。他渐渐发现,自己的饥饿感减轻了许多。
每日闲暇之余,他总是深陷自责和后悔之中,后悔生前贪婪无度,自责没有尽孝,没有教育好子女,没有为子女树立好榜样。他想弥补过去的错误,却无从下手。
过了一段时间,阎罗王召见他,赞扬道:“你能自责,能反思,确实难得。但过去的错误已经铸成,所以投胎之后,你不能再享受富贵之福,因为你的福分已经耗尽。下辈子,你只能做个乞丐,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倒也能填饱肚子,你愿意接受吗?”
李明听后欣喜若狂,连忙点头。于是,他便成了河东的一个乞丐,每日在河东乞讨为生。
他常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人,他总说,鬼比人多,聻又比鬼多。他还说,人生有两件大事,一是尊重祖先,二是教育子女。
然而,很多人并未听取他的教诲,他们认为他只是一个乞丐,无权教训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