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不仅是浓厚的乡土人情让人留恋,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一些俗语老话,而这些民间流传的约定俗成的语汇老话,通俗易懂,言简意真,属于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随意相传的口头语言,是百姓真实生活的写照,是通俗的口头文学,也是高雅文学的土壤,只有深入置身其中,方可获得丰富的营养,文学作品方达雅俗共赏,保其青春长在!
而在农村,关于一些风俗节日类的俗语最为之多,这些俗语犹如一道伤疤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以下这几句关于节俗的老话不知道你听过没?
一,腊月二十三,灶司要上天
“灶司”在民间被称为叫作灶王爷,也叫护宅天尊,而每到农历二十三这个日子,这天也被称为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此时都会把灶司的画贴在灶台前来祭祀。因为,在人们看来灶神有向玉皇大帝回报的权力即“传达权”,这天灶王爷要去玉皇大帝那里汇报这家的善恶对错,为了不让灶神上天讲坏事,每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都会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和各种好吃的。
二,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
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这种祭祖民俗已经沿袭了千百年,这个日子更是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重要的且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这天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天人们会准备好各种祭品,但在扫墓的时间点上却有着许多忌讳,在农村就常说“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前三后四”说的是,有些地方在清明节的上坟时间点的讲究,有一种说法说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天忌讳去上坟,而清明节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坟为最佳时间。当然我国地大物博,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有些地方的说法为“前三后三”,讲究的是逢单上坟扫墓。
现今大多数地方都是在清明节前扫完墓,对这些日子没有太多的忌讳和讲究,之后的7月扫次墓,9月扫次墓。
而“左五右六”说的是具体的时间点,当天去上坟扫墓的话并不是说去的时间越早就越好,因为扫墓这个古老的习俗是从古延续至今,在古代历法中,最好是在五点到六点,即卯时。当然现在对这些并没有这么多忌讳,但最好在下午二点至三点前完成扫墓。
当然,各地都有不一样的习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们当地是什么时间来扫墓呢?